“投资热点是在迅速切换的,上一波机会更多是从模式创新开始的,大概两年前开始,趋势从模式创新往技术创新转变。”8月26日至28日,2022全球创业者峰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本届峰会以“创业同心 相聚创新”为主题,秉承“以创业者为中心”理念,打造高品质“全球创业者嘉年华”。在峰会期间,光源资本董事总经理吉星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的专访,他漫谈了当下创投市场的现状、FA行业的战略打法、发现好公司的路径,也表达了对于当下热点如硬科技、元宇宙、新消费等主题的思考。此外,他还对于他眼中未来创投市场最有潜力和机会的领域做了分析。
在吉星看来,这两年的创投市场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周期,“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钱的供给变少”,但“尤为可见谁是真正抱有长期主义的心态去创业”。与此同时,投资热点趋势这两年逐渐从模式创新往技术创新转变。“真正大的机会全部来自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底层基础设施的变革。”在谈到对硬科技的看法时,吉星觉得,要注重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要落地成产品,“再牛的技术也需要有应用场景的依托,需要有产业化团队帮你去做落地造出产品。”与此同时他认为,未来虚拟经济、科技实业、软件、硬件、以及医疗领域的机会值得关注。
光源资本董事总经理吉星。主办方供图
光源资本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快速成长、以全球视野服务中国企业的精品投行。成立至今,光源资本帮助200+家公司完成310笔私募融资交易,累计交易金额超过300亿美元(数据截止2022年Q2)。
吉星在担任光源资本董事总经理的同时,还兼任光源成长基金管理合伙人以及产业顾问团队负责人。在加入光源资本前,吉星曾任熠美资本(资深投资总监)、金沙江创投(副总裁)。他还曾供职于巴克莱资本(纽约,波士顿)全球资本市场部,协助多家企业完成在美 IPO 和后续二级市场融资。
以下为专访内容摘编:
创投市场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周期
新京报贝壳财经:疫情这几年,创业创投市场有没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变化?
吉星:首先,这两年的创投市场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周期。疫情刚开始时,由于全球流动性相对比较充沛,各国实施刺激经济的政策,很多钱都在往一级市场去流。但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受各国央行紧缩政策影响,钱的供给变少,对整个创投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其次,在投资退出这块。去年中概股去海外上市尤其去美国资本市场上市这条路受到了比较大的挫折,这对于项目的最终退出,尤其到中后期项目的退出,包括他们的融资投资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大家对于不确定性的顾虑,二级市场的估值在迅速回调,这也一定会在一定时间段作用到一级市场。
不过在这个逆境过程中,我们尤为可见谁是真正在抱有长期主义的心态去创业,所以我们也能看到更多机会,而且我们都觉得未来的市场是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
新京报贝壳财经:当下的投资热点和融资趋势有哪些?
吉星:投资热点是在迅速切换的,上一波机会更多是从模式创新开始的,大概两年前开始,趋势从模式创新往技术创新转变。真正大的机会全部来自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底层基础设施的变革。比如芯片领域,智能制造领域,包括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等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光源资本属于FA(财务顾问)行业,现在的FA行业是什么样的?
吉星:在市场相对比较好的时候,FA属于创业门槛相对比较低的行业,但FA想要做得好,门槛其实非常高,核心取决于两点:一是是否具备价值发现的能力,也即在企业早期洞察其价值的敏锐;二是是否具备为企业家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比如是否真正成为企业家的战略大脑,是否具备完整的服务工具库等。
我们的核心赋能的价值是在于利用我们自己的能力结构和资源优势去帮他们把这个事儿给匹配上。
新京报贝壳财经:这半年你们的FA业务怎么样?
吉星:相对去年整个一级私募股权市场都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机会。比如,因为疫情,再加上整个资本市场的状态,很多以前可能不需要融资和财务顾问机构的优秀创业者,会去做很多融资考量。
另外,我们现在有一个产业集团战略,当我们进入一个新赛道时,希望能够跟产业里的巨头产生深入连接。我们通过跟产业集团合作的一个点,最终能够打出来一个面,这是非常重点的一个拓展新赛道的武器和方法。
财务顾问业务是好资产的流量入口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们的定位是“助力1%顶尖企业家改变世界”,为什么选择1%?
吉星:1%是一个比较泛化的概念。一级市场最顶尖的那拨企业家能够创造这个行业绝大多数的价值。能够去发现他们,从早期开始有足够的能力结构一直陪伴他们,是我们整个光源一直非常重视发展的能力结构。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们怎么发现好公司?
吉星:最开始的选品对于光源未来的成败非常重要。我们14个大的行业组覆盖了中国几乎大家能想象到的一级市场所重点关注甚至可能还没有被重点关注的领域。这14个大的行业组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会有自己的一套研究和选品策略。第二块核心是交易,我们把整个的一轮交易拆成了20大项和100多小项,每天还会有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再去做很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最终就是帮大家做好服务。第三个就是我们自己的能力结构去匹配企业家在他整个发展生命周期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希望能长期陪伴他们,直到达到100亿美元的里程碑。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呢?
吉星:首先我们会在每一个赛道都研究出几个重要的点,搞清楚真正能带动它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每一个行业的成长飞轮是什么?之后我们还会扎到这个产业里去跟产业里的人进行非常深入的交流。
我们有个200小时定论。所有同事进入看一个新行业的时候,至少先需要有200小时以上对这个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后面我们所有的不管是产业集团的策略,还是我们跟投资人去做交互,再或者是深入到产业里头,全都是在这200小时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之上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们的业务包括私募融资、并购重组、证券承销、产业发展顾问,也有自己的基金,业务方面的规划是什么?
吉星:我们最核心资产是我们的客户,光源的财务顾问业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至少都会是我们最重要的好资产的流量入口,我们通过这个业务去跟好的资产最顶尖的企业家建立起深度绑定和信任关系。
我们做了“一横四纵”的业务布局。一横就是财务顾问业务,一纵首先是我们通过基金去做好资产的长期变现,跟企业家做长期深入绑定。第二块是产业发展顾问部,我们会帮客户企业去深入地跟各个地方政府去产生连接。第三块是券商业务,我们不是去跟传统的欧资美资中资的大行竞争,本质上是用我们自己这块的能力去在更早期时候服务我们的客户,让他们在整个 IPO过程中避免很多坑。然后是并购业务,不管是对我们自己体系内企业的赋能退出,还是我们在市场里头去做攒局,都会有非常好的变现意义。最终说回来还是拿到好的资产,把这些资产最大化地服务好,最大化地去变现。
“再牛的技术也需要有应用场景的依托”
新京报贝壳财经:当下硬科技领域很热,你们在这个领域也开始有多个服务案例,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是什么?
吉星:我们核心关注的是他怎么去做商业化和产业化。最终再牛的技术也需要有应用场景的依托,需要有产业化团队帮你去做落地造出产品,同时帮你控制成本,最终去变成一个世界级的伟大公司。
新京报贝壳财经:对于当下大火的元宇宙怎么看?你们做了什么布局?
吉星:就像我刚才讲过的,任何一波大的机会都是由于基础设施的变革带来的,元宇宙有可能会带来一波新的大机会,但我们现在更关注它最主要底层基础设施变革所带来的新机会。另外,整个行业还处于相对比较早期,早期的应用场景我们也会去关注,因为最终一定是基础设施叠加应用场景才能让这个行业走向腾飞。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们也很关注消费领域,新消费在资本市场真的已经不被看好了吗?降温幅度有多大?
吉星:过去几年消费赛道因为大量资本涌入,鱼龙混杂,很多没有解决本质问题的创业项目聚集在里面。但经过最近这一波市场的下行,其实对于创业者的初心也好,还是对于大家能看清楚消费行业究竟本质是什么来讲,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个时候适当的调整一定不是坏事。中国未来不管是一线二线市场还是下沉市场,在整个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我们觉得整个消费行业会依然迎来一波非常大的机会。所以这一块我们还是会放非常多的精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参与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你们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吉星:今年大家更务实了。更多是对于商业模式本身的剖析,而不仅仅是去讲未来有多少大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开始更关注自身的现金流,让自己有更强的抵御未来风险的能力。HICOOL峰会对于未来我们整个科技创新风潮的带动非常重要,能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土壤。
新京报贝壳财经:未来5—10年,哪些领域的机会值得特别关注?
吉星:光源资本最近定了五个字,“虚实软硬医”。虚是指虚拟经济,我们认为虚拟经济依然会承接大家一部分线上的需求,比如元宇宙,也包括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东西等。实体经济就是跟科技工业互联网相关,可能会对大家的生产效率包括日常生活都会有很快提升的实业产业。软件包括企业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这一块,还有云和安全等。未来所有东西都上云,大家对于这一块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明确。硬件就是和制造相关的东西,比如芯片,未来随着国产替代以及整个世界政治形势和格局的变化,再加上新基础设施的变革,对于硬件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然后是医疗,最近这段时间经历过市场动荡,医疗领域也能带来很多新机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孙文轩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