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市面上大多是房地产税的消息,大家众说纷纭,各路假消息也不少。
漏洞很大的假方案,很快被官方辟谣。
房地产税试点的事情我们可以先放一放,但一定要关注一下下面这个。
前天(10月27日)有一则容易被忽略的文章在央媒刊登。说容易被忽略,是因为刊登在《经济日报》第六版位置。
《经济日报》是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是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在全国经济类报刊中权威性、公信力极强。
该文章标题是“共同富裕需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针对现阶段房地产调控及未来楼市的发展目标做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部分观点对当下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性。
1
重要央媒及时发声,有利于稳定市场情绪,对接下来的调控有好处。
这篇文章最大亮点,是花了很大笔墨,侧重阐释了“共同富裕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
1、房地产行业因其体量大、产业链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2、房地产拥有较大行业规模,尽管告别过快增速,仍将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在住房租赁、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仍有广阔结构性发展空间。
3、在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背景下观察房地产市场,有助于我们看清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还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空间给出方向。
结论是“共同富裕并没有抛弃房地产市场,需要房地产市场稳定与发展”。
文章还就针对当前进行的房地产金融端调控(指的是房企的“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和针对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为代表的调控)进行了解读。
《经济日报》文章预测,这样做将使资金不再过度集中于房地产领域,从而使房地产行业告别过去快速发展阶段转入相对平稳的阶段。
这也表明了,房地产金融调控未来是常态,不会有大的调整。但也会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做些微调以确保市场稳定运行。
这里要注意的是,“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并不是新观点,而是写进去年12月份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件中。
这是国家层面对房地产行业从整体行业角度进行了一次新的定义。
因此,《经济日报》的提法,延续了“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对房地产市场的定位。
再外界看来,大部分里,房地产行业历次被提及,大部分都是被点名“批评”的姿态。
“十四五”规划中,房地产被提出“让房地产行业跟实体经济均衡发展”,这句话的重要信号是发展,而不是被打压。
进入2021年来,房地产市场景气下滑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市场规模仍在。
在“双循环”背景下,特别是如何保障“内循环”,住房消费将依然是十四五期间重要的消费主力军。
10月27日《经济日报》文章里还重点提及了“增加财产性收入”。这是10月16日《求是》领导人文章里就提到了。我们摘取了其中核心的观点:
1、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将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持有住房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增加城乡居民住房类财产性收入,将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2、应充分满足城乡居民的刚需和改善性等基本购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居的同时,也能有力增加其财产性收入。
3、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广大城乡居民获得感也将大大增强。
不过,文章还指出,增加住房类财产性收入,不是鼓励炒房。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有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而“增加住房类财产性收入”,这是10月16日《求是》领导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里就提到了。
“持有住房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文章还采用了央行2020年发布的数据,我国居民住房资产已经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
这相当于肯定了住房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住和改善需求给出了积极信号。
我们的解读是,今后制定的市场政策,在“房住不炒”前提下,注定要从遏制住房投资转向支持住房消费。
住房消费,除了自住外,应该也包括支持部分房产业主用来持有房产出租获利,而不是多次转手获利。这也是住房财产性收入的一部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家鼓励房产投资,我们不能通过一篇文章来做出简单的判断。应该理解为不反对合理的房产投资需求,包括房产在内的长线持有的资产配置是受到保护的。
很明显,让国民看多中国的房产,比唱空要好得多。总之,从目前多方面发出的信号看,推动共同富裕的诸多手段中,房地产不能缺席。
2
《经济日报》这段时间,对房地产市场和调控风向频频发声。
比如9月份刊文的“谨防楼市大起大落”,就被外界解读为楼市即将宽松的发声。
楼市要稳,房企先要稳。
前几天,一个重要会议的举行在坊间传播,但是会议之后对外释放的消息不是很全面。
我们从国家发改委官网中找到一些有料的信息。
据发改委官网披露,10月26日,发改委外资司会同外汇局资本司召开了部分重点行业企业外债座谈会,认真听取参会企业的经营情况、外债偿付计划和意见建议。
据悉,在此会议前一天,国家外管局上海分局就召开会议,要求对房企境外债到期情况进行摸排。
据财联社的报道,国家外管局已为房企境内资金偿还境外债开辟“绿色通道”,绿色通道开通后,房企用境内资金偿还境外债时,审批速度明显加快。
克而瑞数据表明,2021年以来,房企债务违约事件增加,且逐步蔓延至头部房企。境外投资者对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担忧有所加剧。
而在境外发债融资额下滑的同时,房企在明年将面临偿债“高峰”。
如果加上10月初至今的数据,今年房企被评级机构下调评级次数已超百次,创下历年之最。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发改委在目前的关键时间节点,召集房企开会,在一定意义上也释放出维稳信号。
而从近期央行接连释放积极信号判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地产融资调控不会继续加码。
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是拐点。对于市场而言,很多事情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历史的重复,而是敬畏。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魏杰在近日一次内部讲座上提到:
资本无序扩张极大地扩大了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改变了房地产的消费属性,导致我们目前困难重重。我估计要三年时间才能解决房地产无序扩张带来的后遗症。
他认为,我们希望资本进入所需要的领域来解决中国经济的短板问题,而不是打击资本。
这是一个关键时刻,落在每一粒尘埃,事关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