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今年应力争8%以上的经济增速,明年争取不低于5%

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10月26日,在腾景大数据应用科技研究院、熔冶钢铁工业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钢铁行业数字化管理与碳管理峰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演讲中表示,从三大需求态势看,四季度增速有可能不及预期。正常情况下,今年应该力争8%以上的增速,明年再争取不低于5%的增速。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刘世锦建议,扩内需、稳增长的立足点要转到发掘中速增长期的结构性潜能。

刘世锦提出,当前经济恢复基本符合预期,2021年宏观经济呈前高后低态势。从三大需求态势看,四季度增速有可能不及预期。房地产投资已进入下降通道。制造业投资回升是一个亮点,但很大程度上是去年降幅过大的回补,两年平均增速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出口仍然是超预期表现,但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增速将逐步趋于常态。正常情况下,今年应该力争8%以上的增速,两年平均达到5%-5.5%。以此为基础,明年再争取不低于5%的增速。这是在我国目前已有的潜在增长水平下,通过跨周期调控可以实现的目标。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刘世锦建议,扩内需、稳增长的立足点要转到发掘中速增长期的结构性潜能。他提出一个以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为龙头,以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主体、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的“1+3+2”结构性潜能框架。其中,“1”指的是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为下一步中国的中速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3”指实体经济方面,补上我国经济循环过程中的三大短板: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2”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是横向的、对全社会各领域都会发生影响的要素。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不仅为追赶进程提供支撑,也可为全球范围内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引领。“简单地说,‘1+3+2’结构性潜能就是一个龙头引领、补足三大短板、两个翅膀赋能。”刘世锦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经济还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围绕双碳目标有序合理地推动绿色转型?

对此,刘世锦提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有两个基本约束条件。“中国人均碳排放已达7吨以上,超过欧盟,尽管还有十年的达峰前时间,但这个空间不大。因为这是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的碳达峰,达峰水平越高,下一步碳中和的难度越大。目前中国人均GDP为1万美元,2035年要达到3万-4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美元,此后还要达到6万美元(前沿发达国家的水平)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少排放乃至零排放。” 刘世锦说,30-60目标推动中国走上“第三条道路”,即低碳或零碳较高增长。“在双重约束下,选择采取低碳或零碳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同时实现高生产率,力争减碳和增长双赢。一个超大型经济体,在人均GDP1万美元,有碳中和目标、巨大减排压力下,仍要保持较高增速,不放弃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目标,未有先例。”

刘世锦还指出,碳中和对中国发展带来产业、技术、发展方式的系统性变革,但需要协同推进。碳中和目标将会带来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一个重大的技术创新和投资机遇,一场配套的制度变革和创新,一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系统性重大变革。但从近期出现的一些情况看,需要认真探索、理解和尊重绿色转型规律,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目标和手段、行政方式与市场机制等重要关系,围绕双碳目标积极有序合理地推动绿色转型。

刘世锦建议,减碳不能“单打一”,减碳不宜单兵突进,而要推动降碳、减污、增绿、增长协同推进。减碳不能“运动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供求秩序。减碳不能指标错位。应加快创造条件,用碳排放的“双控” 指标,即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替代能耗的“双控”指标,以更好地服务于实现双碳目标。更重要的是,着力于绿色转型“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重点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绿色技术和投资将会提供巨大的创新和增长新动能。绿色技术既做减法,更多的是做加法和乘法,形成百万亿级别的发展新动能。

校对 付春愔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57 字。

转载请注明: 刘世锦:今年应力争8%以上的经济增速,明年争取不低于5%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