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助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民生改善,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在国新办7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和坚实财力保障的有关情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会上介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2-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142.8万亿元,年均增长5.7%。国家财力的日益壮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

2012年以来,我国连续十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顺应经济发展变化和市场主体急需丰富政策内涵,合理确定赤字率水平,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相机预调微调、“精准滴灌”,有效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2021年,为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超过7000亿元。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积极财政政策的精准实施,有效有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财政部门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完善政策机制。2012-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从4452.63亿元增长到9321亿元,十年共计7.07万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着力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突破技术瓶颈和“卡脖子”问题。

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2021年,财政部将继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等各类资金,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发挥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作用,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教育财政方面的投入,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支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继续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完善全国社保基金管理。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水平。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强突发重大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地级统筹,推动省级统筹。

支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完善相关资金管理,支持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在加强基本民生保障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结合财政状况和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民生政策,推进民生支出清单管理,提高民生支出资金管理的科学性,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让民生保障延伸到未来。”刘昆说。

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下半年,如何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刘昆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一个保持”“两个提高”“三项重点”。

“一个保持”,即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急转弯,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积极拓展投资空间,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决不收“过头税费”。

“两个提高”。一是提高支出效率,继续用好管好常态化资金直达机制,进一步优化分配流程,加强执行分析,确保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二是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推动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三个重点”。一是重点支持实施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围绕国之大者,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方面。二是重点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公共卫生投入,支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是重点推进风险防范化解,统筹做好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存量风险的化解和增量风险的防范工作。

“下半年,财政部门将继续执行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财政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助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刘昆说。(本报记者 汪文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02日 第03 版)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900 字。

转载请注明: 财政助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