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椰岛跨界并购 大健康布局或将生变
中国经营报记者 李向磊 北京报道
摆脱退市危机后的海南椰岛(集团)有限公司(600238.SH,以下简称“ST椰岛”)欲跨界收购。
日前,ST椰岛发布公告称,正筹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北京博克森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克森”)不低于80%的股份。该交易可能构成重组上市。
此举引发外界对于ST椰岛“卖壳”的猜测。《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博克森曾于2015年4月挂牌新三板,两年后,即2017年下半年,由于业务发展需要而选择摘牌。退出新三板后,博克森追逐资本市场的脚步并未停歇,并有意冲击IPO——2018年,博克森进行辅导备案登记,但上市计划至今未见下文。
与之相对应的是,ST椰岛在2018年通过处置资产扭亏为盈之后,2019年再次陷入亏损泥潭。根据年报,2019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高达760.68%。其中,营收支柱的保健酒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超50%。酒类营销专家杨承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ST椰岛此前多次尝试多元化布局,但结果并不理想,反而分散了其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再次进行跨界收购,或反映出其经营重心未真正回归到酒类业务上。
跨界并购
6月10日,ST椰岛发布公告称,公司正筹划以股份发行的方式收购博克森不低于80%股份,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因本次交易预计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或构成重组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ST椰岛前身是国营海口市饮料厂,进行股份改制后,于2000年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涉足行业包括保健酒、白酒、食品饮料和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其中,“鹿龟酒”是全国知名保健酒品牌,曾一度引领保健酒行业发展。
此次交易重组标的的博克森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本14987.701万元,主营业务为搏击类赛事和节目的版权发行运营等。2015年7月,博克森挂牌新三板,两年后,即2017年,该公司以战略及业务发展需要为由终止挂牌。
一个是酒类及食品饮料为主营业务的快消企业,一个是体育传播的企业,二者主营业务关联度相差甚远,因此,该跨界重组也引发外界对于ST椰岛“卖壳”的猜测。
作为保健酒领域知名品牌,ST椰岛近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2018年4月,ST椰岛因此前连续两年亏损,被实施风险警示。为保住上市公司的地位,ST椰岛在当年连续出售资产,实现了扭亏为盈。
但好景不长,ST椰岛的盈利未能持续保持。根据相关公告,2019年,ST椰岛实现营收6.25亿元,同比下降11.41%;同期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下降760.68%,再次陷入亏损之中。
ST椰岛在2019年年报中称,公司耕耘保健酒领域多年,但受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面临产品结构老化、市场竞争力不足、终端销售不畅等诸多问题。虽然近年来公司从人才引进、销售模式、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变革,但实际收效距离预期差距较大。
另一方面,从新三板摘牌的博克森追逐资本市场的脚步并未停歇。根据Wind显示,博克森曾有意冲击IPO,并于2018年进行辅导备案登记,但至今上市计划无疾而终。若此次与ST椰岛的资产重组顺利进行,博克森通过借壳登陆A股,将成为体育传播第一股。
究竟是ST椰岛的跨界收购,还是博克森的借壳上市,答案还有待时间来揭晓。截至2020年6月18日,ST椰岛尚未进一步公布相关收购的具体方案。根据ST椰岛此前发布的重组公告称,目前已与博克森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最终交易价格将以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评估机构出具的相关评估报告载明的评估价值为依据,由交易各方协商确定。
记者就资产重组等相关问题致电ST椰岛方面并发去采访函,其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正在停牌期间,以相关公告为准。
随后,记者就相关问题又致电博克森方面,其董事会办公室人员称,目前不接受采访。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省此前出台相关文件,以体育赛事和竞技体育为核心的体育旅游是重点打造的项目,ST椰岛选择收购博克森,一是想借助政策的红利,二来通过收购,可以快速实现扭转业绩下滑的局面。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投资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尚未有体育产业公司上市,主要在于这类公司所在的体育赛事产业商业化运营不够成熟,营利模式单一,且业绩稳定性存在较大波动。博克森能否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还有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ST椰岛欲收购博克森还存在一定的变数。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博克森实际控制人刘小红、刘立新所持有的博克森股权目前均处于冻结状态。此外,2020年6月1日,博克森及其实际控制人刘小红、刘立新被汕头市空湖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670万元。
另根据ST椰岛6月10日发布的公告,其股东北京东方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其时任法人李桂霞因未完成承诺增持股份数量,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
保健酒萎缩
“2020年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打一场必须赢的没有退路的战役。”ST椰岛董事长冯彪在题为《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的2020年新春致辞中称,坚持“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聚焦酒业、食品饮料实体产业。
事实上,作为A股首家以保健酒为主业的上市公司,ST椰岛近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经历2016~2017年连续亏损之后,2018年,ST椰岛通过处置公司总部大楼实现扭亏,艰难打赢了“保壳战”。但随后的2019年,ST椰岛再度陷入亏损之中。
梳理ST椰岛营收结构,其营收支撑的酒类业务表现不尽如人意,2019年,酒类业务营收同比下滑49.34%。在此压力下,ST椰岛曾重金挖来知名白酒职业经理人马金全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其一上任就对公司的销售渠道进行了重新布局,并高调喊出5年销售额30亿元的目标。
2018年上半年,ST椰岛重建发展策略,主打“150mL椰岛海王酒”大单品,重新定位“椰岛鹿龟酒”。定位前主打餐饮销售终端,此后定位于高端礼品市场。在马金全的带领下,公司在渠道的扩张方面表现得更加激进,强势进入华北、西南等ST椰岛比较弱势的市场。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全国扩张的同时,其传统优势市场却在大量丢失,华南、华中两大传统强势区域市场营收呈现连续大幅下降。2018年,该两大核心市场营收分别下滑54.84%和36.84%;2019年,仍旧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分别为12.35%和22.40%。
酒类专家蔡学飞表示,近年来,ST椰岛为扭亏做了许多努力,但其品牌老化、体制不够灵活等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保健酒本身就是保健类小品类,以自饮为主,不具备传统白酒宴请、婚宴、礼品等属性。而且保健酒自身门槛低、行业鱼龙混杂,行业屡屡涉及虚假宣传与传销等负面新闻,目前也缺乏政府的行业规范与引导,加上消费场景局限,这些都限制了保健酒的发展。但时尚化、年轻化是新时代下的小趋势。”蔡学飞进一步分析道。
为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ST椰岛将目光投向飞快发展的大健康产业,并提出“打造大产业链、生态链、销售链,以共创、共享、共赢的理念,去做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策略。由销售公司总经理升至ST椰岛旗下椰岛酒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马金全此前公开表态,其与ST椰岛董事长冯彪“惺惺相惜”。“我们要把我们的市值做到千亿元以上、万亿元以上,我们要用我们资本的手段整合整个酒业产业链,我们要把大健康产业做到极致。”
在产品上,进行全面的产品设计开发,2019年共计完成28款新品上市,以保健酒椰岛鹿龟酒为引领,椰岛海王酒、椰岛海参酒两大白酒品类共同驱动,构建新的产品体系;在渠道上,转变合作模式,打造样板市场探索椰岛模式,通过系列生动化氛围营造、渠道生动化陈列及终端推广等更加细致化的操作,下沉并掌握终端市场;在营销上,打通人货场,以点带面,全面带动市场动销,以及建设数字化营销体系。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ST椰岛以保健酒为核心,押注大健康产业,顺应当前保健酒市场不断发展的趋势,但是对于其自身来讲,如何建立丰富和完善的产品体系,占领消费者心智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ST椰岛广告投放及定位,并没有引发消费者共鸣,消费者端消费乏力。”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来的消费群体老化,年轻的消费群体并未形成。与之对比,ST椰岛的竞品们日益强大,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差距一旦被拉开,差距不可逆转。”
杨承平表示,ST椰岛在江西、湖南某些区域做得还不错,其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将这些成功模式复制到其他市场。此外,在完善产品体系的基础上,明确产品策略,让消费者与企业产品产生关联认知。
“ST椰岛错过了保健酒发展窗口,也就是说过去几年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时,保健酒行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我们可以看到ST椰岛在忙着进行多元化布局,这些动作不仅没有帮助其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而且主营业务之一的保健酒营收出现连续下滑,现在以保健酒等产品切入大健康产业效果还有待观察。”杨承平说。
(编辑:刘旺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