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中的一员,光伏产业、风电产业景气度不断提升。展望2021年,光伏需求仍将维持强势。根据兴业证券研究报告,预计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需求160GW,同比+30%,对应组件需求170-180GW,对应硅料52-55万吨。为保证硅片的正常生产,已经有多家企业通过长期订单锁定了硅料供应,已经有79%产能被锁定,而新产能,尚需要到2021年4季度才会释放。
当前全球均提出减少碳排放,我国也提出碳中和规划: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5%;欧盟成员国就2030年减排目标由40%提升至55%达成一致。未来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是必然发展趋势,其中光伏行业涵盖多晶硅、电池组件、零部件、光伏逆变器、光伏电站EPC、生产设备等细分行业,其中必要的一环就是硅原料。按晶体划分,大致可分为单晶硅、多晶硅以及非晶硅,而最近大热的颗粒硅就是多晶硅技术上的腾飞。
目前国内具有颗粒硅产能的企业并不多,主要是几家公司,分别是保利协鑫能源旗下的徐州中能硅业,该公司FBR颗粒硅项目已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条件。保利协鑫当前颗粒硅产能约年产1万吨,保利协鑫预计明年下半年有望扩张至年产3万吨,完全达产后年产能达到5.4万吨;挪威REC公司和它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天瑞硅业(中方陕西天宏)也具有太阳能级颗粒硅的生产能力。REC公司财务报告显示其中国榆林的合资工厂有1.9万吨颗粒硅产能,但2020年上半年只产出了2681吨颗粒硅(1季度1618吨,2季度1063吨,REC Silicon 季度报告);另外亚洲硅业(IPO受理中),在2018年用三氯氢硅流化床试产出了颗粒硅。
尽管颗粒硅已经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应用的要求,但由于运输、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污染、生产过程危险系数更高等因素,目前产能有限,还难以完全弥补块状硅的供给缺口。
硅料目前产能59万吨相较于2019年底的65万吨有所降低,主要是国内非龙头企业有4.2万吨产能关停,而在2021年的扩产计划中,主要是国内的大厂。据兴业证券预测,预计2021年名义产能将会新增17万吨,但有效产能仅会增长5万吨,届时中国硅料产能占全球比例达80%。国内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下,龙头标的受益。
通威股份:硅料+电池片龙头,产能被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美科硅能源等下游客户锁定,全球硅料产能最高的企业。
亚洲硅业:IPO受理中,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能生产颗粒硅的企业之一,若能顺利上市,将是A股目前唯一具备生产颗粒硅能力的企业。
保利协鑫能源:海外上市企业,目前具备规模化生产颗粒硅能力的徐州中能硅业正是该公司名下子公司,颗粒硅带来业绩的大弹性,明年扩产计划完成后,产能将达到5.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