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可用于炒股?接到这种电话千万别上当 !

随着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逐步转暖,不少不法分子又开始了新的诈骗方式。

近日,就有网友表示自己接到了很多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打来的营销电话:某某可以贷款多少万元,而且是信用贷款,资金提取后可以用于炒股。

贷款可用于炒股?接到这种电话千万别上当 !
那么,这些人究竟是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真的可以用这些资金来炒股吗?

据《证券日报》报道,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第三方中介,他们表示:“虽然现在贷款流入股市的确是一个禁区,但是,还是可以有方法进行规避的。”并且他们还称,只要身份证和银行卡就行,如果额度高的话可以贷到80万元至100万元。

其实,这些中介口中的规避方法无非就是伪造虚假的收入证明和消费凭证,提供给银行,从而达到应付银行贷后管理的目的。

贷款可用于炒股?接到这种电话千万别上当 !
内涵金融通过询问银行工作人员,是否可以通过其他变通方式用贷款进行炒股时,银行人员均表示“不可以”。小编曾经也是从事银行信贷的,所以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几乎不可能。

第一,在贷款调查环节。目前大多数银行的信贷系统都已经直连大数据信息,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资料(工作单位、收入水平、征信信息、刑事处罚等)都是能直接或者间接查到的;

第二,在贷款审批环节。一笔非系统自动审批的贷款也是需要经过2-3个人的,除非借款人有过硬的关系,直接“买通”全流程的信贷作业人员,否则在贷款资料造假的情况下,也是不可能通过的。

第三,在贷后管理环节。一般情况下个人消费贷款是自助循环使用的,而单笔50万元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款是受托支付的,但是无论是哪种,贷款资金去向是每一笔贷款必须要做的贷后管理事项。今年以来有多家银行受到了监管处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贷后管理没做到位,导致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比如:

今年7月28日,浙江银保监局台州分局公布的一份行政处罚信息表显示,中国银行台州市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审慎,未发现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被罚款25万元。这也是近期公布的行政罚单中,直接“点名”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今年8月13日,海南银保监局公布的一份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银行海口分行因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被罚款30万元。

贷款可用于炒股?接到这种电话千万别上当 !
而且这两份罚单的处罚依据均为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里面的关于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和楼市的条例。

最重要的是,《刑法》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骗取贷款罪,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及罚金。

所以,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若再接到类似的电话,建议直接找相对应银行的网点工作人员核实清楚,因为贷款是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的,接到贷款营销电话,不管真假,去就近网点准没错。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内涵金融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77 字。

转载请注明: 贷款可用于炒股?接到这种电话千万别上当 !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