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我为什么要说“三国”?

郭德纲:我为什么要说“三国”?

郭德纲全新说书节目《老郭有新番》已于4月5日中午12点在优酷独家首播。这是优酷推出的郭德纲全新潮派说书文化综艺节目,以经典文学故事为基础,在历史演绎故事的说书表演中,和郭德纲一起,重逢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笑侃有声有色的经典故事,为观众带来文学故事之外的“新知新解”。

名著难读,最难就是《三国》,郭德纲说新中国成立前评书兴盛的时候,普通的评书艺人不爱讲三国,因为观众不爱听,挣不着钱。说得好的演员也不爱说“三国”,引经据典费那老大功夫,追求效果那还不如随口说说《七侠五义》。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说《三国》,4月7日晚,北京青年报记者独家采访郭德纲。

自述

我不愿意说“三国” 我也应该说“三国”

其实从我的角度出发,《三国》我应该说也不愿意说。不愿意说是因为说这个书累,说一个《三国》顶说十个《聊斋》的,顶二十个《杨家将》。因为说《三国》你不能信马由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得研究,正史、野史、《三国志》怎么说的,《三国演义》怎么说的,民间传闻又怎么样?

这还不算,三国时期的天下大势怎样?政治的角度上怎么分析……包括一些生疏的字你都得给解释清楚了。

因为《三国》不是说故事,故事谁不知道,说“三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说闲白,为了说三国以外的东西,所以它就难了,这个东西考验的是演员的能力问题。所以,从费力气的角度出发,我不愿意说《三国》。

但是,我也应该说《三国》,因为小的时候,我是先学的评书。我7岁学的评书,9岁学的相声,上世纪80年代末又唱了5年的戏,我也就会这三样,别的全不行。所以,我是很爱说书的。

而且现在这个行业其实是很不景气的——说相声的真真假假,全国你还能找出几千上万个。可说书,你去找,真真假假搁一块,全国连5个、10个都没有,为什么?因为这行不好干、人不好骗。这行难就难在这了。你说清朝末年老百姓听书,他听什么都觉得有道理,可现在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你在上面说,他下面拿手机一搜,就知道你在骗他。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它不可能再好了,也不可能再像当年那么辉煌了,但是它永远不会完,因为说书卖的是演员的个人魅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愿意把我演绎的这种状态下的《三国》拿出来,让大伙听一听,《三国》到现在还能以这种方式存在,这也是件好事。

可是,《三国》应该怎么说呢?不可能纯是陈旧的东西,如果说我还保持着民国、清朝末年的那种说法,那是你自己离这个社会太远了。观众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你要用现代人的角度去解释、去分析、去评论三国。《老郭有新番》,新就得新在这儿。

至于观众,你把自己的东西呈现出来之后,他自己就过来了,这是手艺问题。我说史记我也能让你听,南北朝这个都可以说,你如果是个好厨子的话,给你点树叶你也能把它炒好。你如果没有这个手艺的话,山珍海味你也能把它做糊了。其实还是取决于说书人自身的能力。这里面包含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从艺的经历,包括他个人的世界观。

为什么说这行还是难干?过去来说,唱戏的人家叫老板,他商业味儿就足,唯独说书的都被称作先生,他意思就不一样。过去一个说书先生挣的钱,那是顶多少个说相声唱戏挣的钱,这个行业为什么能这么暴利?为什么不是人人都能干?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干不了,人人都当马云谁搬砖去?天下事就是如此。这也是这门艺术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文/本报记者 祖薇薇

摄影/本报记者 柴程 刘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53 字。

转载请注明: 郭德纲:我为什么要说“三国”?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