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刷屏了,这一档30+的姐姐们组成的女团选秀,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30+女性的成熟魅力。
芒果台对这种女性状态的形容,更是被大家夸赞为“百万文案”:
“三十岁以后,人生的见证者越来越少,但还可以自我见证;
三十岁以后,所有的可能性不断褪却,但还可以越过时间,越过自己……”
然而对女性而言,年龄不是唯一的偏见和标签。
“乘风破浪”是一个很飒、很爽的词,代表一种张扬、一种锋芒、一种势不可当的劲头。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演艺圈还是在职场,能达到“乘风破浪”这种状态的女性,仍是少数。
去年,海清在FIRST电影节“喊话”,呼吁导演、制片和观众给中年女演员更多机会。
或许是这番喊话有了效果,也或许是因为女性主义在国内崛起的大趋势,近期国内确实出现了更多以成熟女性为主角的电视剧、电影,得以让如袁泉、陶虹、刘敏涛、陈数等优秀的演员重回公众视野。
但是,无论是电视、电影、综艺,家庭、婚姻和情感仍然是最常见的题材,即使是职场剧,其所呈现出的职场仍然是加了“柔焦”和“美颜”的,仍然回避了那些对职场女性而言真正尖锐的问题。
美剧《早间新闻》可能是最真实呈现出职场样貌的电视剧之一。
艾丽克丝·利维是全美最受欢迎的新闻节目“The Morning Show”的主持人,而与她搭档主持这档节目15年的米切·凯斯勒因卷入性丑闻被电视台开除。
艾丽克丝本来就因为电视台迟迟未与她续约而烦恼,此时突然失去搭档,加之舆论汹涌,自己作为这档电视台王牌节目头号主持人的地位更是摇摇欲坠。
为了保住自己的事业和地位,艾丽克丝先斩后奏,在一次颁奖典礼上突然宣布她的新搭档是布莱德利·杰克森。
布莱德利此前在南部某地方电视台做记者,她热爱新闻事业,对真相有执拗的坚持,亦具备新闻人的敏锐头脑,却因冲动莽撞、直言不讳而始终不受重用。
布莱德利因在一次现场采访中情绪失控而被偷拍的视频一夜爆红,因此受邀上《早间新闻》节目接受访谈——这正是她与艾丽克丝相遇的契机。
这部剧讲的是一档新闻节目台前幕后的故事,但它无疑同时将聚光灯对准了职场女性。
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艾丽克丝和布莱德利,节目组中的每个女性工作者都同样要面对职场,或者说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都同样必须在工作、家庭、生活和情感之间挣扎着寻找平衡。
《早间新闻》中的女性角色,不一定是弱者、不一定漂亮、不一定温柔、不一定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无私善良。
如果说这部剧有试图想要表达的东西,也许是至少想要让人们意识到,人无完人,虽然人都会犯错,但是相较于男性,这个社会通常对女性更加苛刻。
正如布莱德利的制作人米娅所说的:
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有后悔的事……我们都只是想把工作做好的普通人。所以我会集中精力去工作。因为我希望在世人眼中,我不只是‘和米切凯斯勒睡过的女人’,我认为我应该拥有这个机会。
米娅曾与米切有过一段不伦之恋,这在这个每天都要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节目组里大概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米切的丑闻爆发破坏了节目组表面的和谐友好,对米娅心怀不满的同事不再掩饰他们对她的轻视和敌意。
英国著名的行为和公共政策专家保罗·多兰指出在讨论传统社会叙事时指出:
不忠被认为有错是因为大部分人觉得它本质上是不道德的……这当然也是一种社会叙事,长期以来毋庸置疑,而且它是唯一在《十诫》中出现过两次的罪:‘毋行邪淫’和‘毋愿他人妻’……人们对男性的不忠会大声批评,但是对女性的不忠会严厉谴责,尤其是在有孩子的情况下。
构成大众对女性过度苛责和额外要求的社会叙事不止于此,由此形成的舆论压力,在公众人物身上又会被进一步放大。
在现实生活中,詹妮弗·安妮斯顿本人就是受到有关生育的叙事影响的例子:无论她一生做了多少贡献,在大家眼中没有孩子就是憾事。
异性恋女性要是没有孩子,在媒体笔下就会被描绘成孤独不幸、半死不活。
美国娱乐新闻网站“The Blast”2020年2月23日发表文章《詹妮弗·安妮斯顿终于准备好要孩子了吗?》
“这暗含着不生孩子的女性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保罗·多兰指出,“人们对女人味的狭隘定义,倾向于将不愿生育的女性在文化话语中被塑造成异类。”
在剧中,艾丽克丝·利维同样背负着“完美女性”叙事带来的压力。女性即使有工作,也被期望多做家务、多照顾家庭,不能兼顾二者的女性常常会遭到指责。
艾丽克丝·利维之所以是无数家庭主妇羡慕和憧憬的对象,正因为她似乎总是优雅而从容,事业成功、家庭亦美满。
然而实际情况是,艾丽克丝其实早已与丈夫杰森分居,只是二人约好不公开此事。工作占据了艾丽克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她虽然并非不关心家人,但确实分身乏术。
而大众看到的,是专门的公关团队为她打造的“完美女性人设”。
杰森终于无法忍受这段婚姻,提出了离婚。艾丽克丝深知此事会损害自己的“人设”,所以去找公关团队商谈如何向公众宣布此事。
但她的公关团队代表告诉她:
(离婚)如果是你提出的,人们会认为你很无情;如果是杰森提出的,人们会认为他发现你与别的男人有了外遇,或者认为是他受不了你这样难搞的名人了,这会令你显得很可悲。当然了,除非是杰森和一位更年轻的女子搞外遇,这种情况就对你有利了。人们会用怜悯的眼光看你,但怜悯中也带着同情。如果是这种情况,一定要告诉我们。
我们或许可以从中读出她的言下之意:我们无力扭转根深蒂固的认知和观念,所以我们只能改写事实本身,这很荒唐,但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叙事改变人生》一书中,保罗·多兰针对离婚作出了如下评论:
如果你想在美国或英国快速离婚,唯一的途径就是指责你的配偶不忠或有其他不合理行为。找对方的毛病、推卸责任就能加速离婚进程,即便你不觉得那是离婚的原因。这当然只是为了强化社会叙事:离婚,更确切地说是婚姻的终结,过程应该是痛苦、羞耻的,因此要极力避免。
《叙事改变人生》
[英]保罗·多兰
他指出:
我们不仅想融入叙事,还对那些不融入的人表示不满。事实上,现有的一些脑成像研究表明,人们在‘惩罚’那些不符合我们期望的人时会感到很高兴。
我们也许应该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曾有意无意参与塑造或加强了这类叙事。
当我们对离了婚的,大龄未婚的女性投以同情或批判的目光时,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也都有可能成为这类叙事的受害者?
其实,女性不需要“完美”,更不需要以“不完美”为耻。
在剧中,米娅、布莱德利,包括艾丽克丝自己,她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尽管这个过程艰难而缓慢,但确实很鼓舞人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敢于打破传统的社会叙事,拒绝被刻板印象定义或按社会期待行事。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敢于反击自己所受到的非议和指摘。
就像艾丽克丝所坚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