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孙忠玲 吴佳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从2年前第一次购入水晶泥到现在,江苏省无锡市某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方(化名)已购买了15瓶左右类似的胶状玩具。
据小方介绍,每瓶胶状玩具只需要3元左右。缤纷梦幻的色彩、弹性十足的触感……这些“优点”使得水晶泥成为小方与同学们手中物美价廉的玩具。
连日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调查走访发现,许多小学生还喜欢用“假水”吹泡泡,即将吸管插入“假水”中用力吹气,便可以看到波动的“假水”中小气泡陆续涌现。
其实,该类玩具因硼元素超标而被查处。今年7月,武汉一名9岁女童甜甜(化名)因一小块水晶泥不慎蹦入左眼,左眼裸眼视力迅速下降到0.06。经过手术治疗,甜甜的左眼视力也仅恢复至0.0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访了小方所在学校周边的3家文具店,发现这3家文具店都将胶状玩具放在正对大门或最靠近门口的位置,最多有十几个。
一位现存胶状玩具数量较少的店主表示:暑假里来买水晶泥玩具的小孩比较多,我们没有及时补货,所以只剩下几个了。“前些年,店中有好几箱的胶状玩具,现在销售情况大不如前了。”
无锡一家文具店店主直言:“要玩这种玩具,孩子的年龄越大越好。小孩子最好不要玩,起泡胶有毒的。”
采访中,很多文具店店主采取了“一问三不知”的态度,有店主表示不知道玩具里面有没有硼砂,让记者看看说明书里有没有写。
近3年来,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陆续开展了“水晶泥”“起泡胶”“假水”等玩具的专项检查行动。
今年6月10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检察院与有关部门共同约谈40余家商户,对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销售“假水”玩具商户进行了处罚和训诫,并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所有商户当场签订承诺书,表示将拒绝售卖网红三无玩具。
金坛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朱彬实地走访校园周边多家商户,结果触目惊心。朱彬发现,这些商铺均存在销售“假水”玩具的情况。他拍摄了现场照片,并购买各类网红玩具“假水”14瓶,固定了相关证据。
朱彬了解到,网红玩具“假水”是继水晶泥、起泡胶后爆出的一款新型玩具。“假水”的瓶身外观无任何标识,属于“三无”产品,包装与目前市场上的知名饮品高度相似, 像是缩小版的饮料。
朱彬说,瓶体标签上没有厂家信息,只是印着“雪碧”“芬达”“芒果汁”“草莓汁”等字样,还有的类似纯净水、可乐,瓶内的液体为透明或半透明,呈现出与各种饮品相仿的颜色,有的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容易导致儿童误食。
朱彬表示,市场上的“假水”玩具普遍,在中小学生玩耍的过程中,通过手口部位或破损的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很可能会使过量的硼砂进入人体,给青少年身体健康留下隐患。
5月13日,朱彬与同事们联系到了相关部门,在分析前期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假水”玩具的样品外包装、行业标准、处罚措施等问题,并向有关部门送达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切实履行对网红玩具“假水”泛滥现象的监督管理职责,建议其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随后,金坛区有关部门迅速出台《开展校园周边三无“假水”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与多个单位合力开展堵疏和兼防的双向工作。
此外,检察院工作人员将“消费课堂”搬进多所中小学,通过播放视频、实物体验、危害讲解、张贴海报、法治宣讲以及向学生发放介绍“假水”危害性的“告家长书”等方式,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产品安全教育。
朱彬介绍,她与同事们还检查了生产企业和校园周边销售商家、门店,对全区“假水”玩具的线下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还依托“江苏省网络商品交易监督服务网”的系统平台,同步对本地线上商家开展线上检查和监管,实现生产经营全覆盖、线上线下全链接。
随后,金坛区人民检察院及有关部门共同召集辖区内部分销售规模大、距离校园近的重点商户,开展了集体约谈。工作人员们向商家重强调了“假水”玩具存在的潜在危害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商家切实履行好产品进货检查环节验收等相关责任,主动创造健康良好的消费环境。
截至6月1日,金坛区校园周边“假水”玩具专项检查已开展完毕,当地共出动联合执法人员36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者188家,没收、下架三无“假水”儿童玩具696件,责令43家商户进行整改,发放“致全区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2500余份。
6月17日,相关部门对检察建议作出回函,表示在落实检察院建议内容的基础上,已制定长效机制,将包括“假水”在内的含硼砂相关玩具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不让“假水”等有害玩具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据了解,金坛区人民检察院也将通过公益诉讼等监督方式,持续跟进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共同维护良好的未成年人玩具生产、经营秩序,打造健康的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