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骨质疏松患者的逐年增加,对于普及一些关于骨质疏松的知识也逐渐重要起来,我国目前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的方法是依靠骨密度值来判断的,一般正常人的骨密度应该保持在-1以上,若是出现小于-1的情况就代表体内的骨质开始流失了,骨密度值一旦低于-2.5,就可以被诊断为骨质疏松了。
骨密度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正常人是否患有骨质疏松,而患上骨质疏松之后的患者还要通过一些其他的办法来了解自身的骨质疏松原因以及类型。
骨代谢标志物检查
一般的骨质疏松的患者都是通过骨密度检查来观察自身的疾病,但是当出现重症骨质疏松或者是在不该出现骨质疏松的年纪出现这种疾病,就要进一步通过骨代谢指标物的检查来诊断其病因,更有利于对于接下来的治疗做出更好地计划。
X片检查
要知道骨质疏松最明显的并发症就是骨折,因此有些医生会对患者安排X线片,主要就是看一下是否出现了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骨折,因为即使是患者没有摔倒,也有可能会因为打喷嚏或者是在公交车上颠了一下而出现腰椎胸椎骨折。
在平时的治疗中要避开骨质疏松的3大误区
误区一:骨质疏松是小病
其实现在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不是非常重视,就算是骨质疏松的这种病症落在身上,也以为是小病,但是实际上骨质疏松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是现在的骨质疏松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若是不好好地控制自身的骨量,很容易导致在平时的生活以及运动中引发骨折,并且难以恢复,对于自身的生活以及运行都是非常不利的。
误区二:骨质疏松补补钙就好了
说起钙质,他确实是骨骼的一种必须的元素,参与人体中骨骼的形成,但是造成骨质流失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就是因为身体抑制了对于钙质的吸收而引起的,所以只补钙是没有用的,这只是将钙质摄入体内,并不能被骨骼吸收以及沉积,所以只补充钙质对于骨质疏松的帮助谨小慎微。
误区三:骨质疏松只靠药物就能恢复
很多骨质疏松的患者一般在发现自身患有该疾病之后,立即采取的措施就是吃药,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治疗骨质疏松的办法,所以患者要是开始吃药就是长期的服用,研究表明,双磷酸盐类的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服用超过五年以上可能会增加转子下以及骨干股骨骨折的风险。
可常吃1“素”,骨密度蹭蹭长,远离骨质疏松
章振林是我国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他提醒骨质疏松的患者而平时可以吃钠氨脂素来帮助自身稳固骨质,减少骨质的流失。
相比起西药上的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钠氨脂素对于人体的伤害影响不大,并且还可以促进肠胃系统对于钙质的吸收,帮助骨骼沉积钙质,有利于骨细胞的形成,另外钠氨脂素还可以减缓老人的骨骼衰老,更有利于保证骨质的沉积,可以缓解骨质疏松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