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节俭都是美德,父母这三种节俭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文 | 两口育儿(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都说现在的孩子那是生活在蜜罐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被家里的父母长辈宠的是不像样子。

的确,在一个个小公主小皇帝眼中,他们生来日子就是这么富足,所以花起钱来也毫不吝啬,毫不犹豫。但是对于老一辈们,他们即便非常宠溺孩子,但是仍然希望他们花钱时能合理地支配和运用。不该花的地方不乱花,学会勤俭节约才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的教育中,大家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生活,做一个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不是所有的节俭都是美德,父母这三种节俭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孩子们从小不乱花钱,学会勤俭节约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什么事情过犹不及,如果节俭的行为变了味,那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尤其是在家的孩子身上如果有了以下这三种节俭的行为,那家长们就要反省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教育方面出了问题。这样的节俭会毁掉孩子的未来,让他们将来很难有出息。

不是所有的节俭都是美德,父母这三种节俭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一、成天哭穷,这样的节俭会让孩子非常自卑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生活不能过于奢侈,即便家里的条件很好,他们也会非常严格的去要求。平时在给孩子花钱方面也很仔细,甚至用哭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通过优异的成绩来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

不是所有的节俭都是美德,父母这三种节俭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孩子在这种氛围中长大,他们天生会有一种错误的节俭方式,没钱的时候自然是不花钱,有钱了存起来也不舍得花。久而久之,会让他变得非常小气,在成年后社交方面也会越来越自卑。这种哭穷式的节俭方式,不但毁掉了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甚至会影响他未来的生活。

不是所有的节俭都是美德,父母这三种节俭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二、贪小便宜,让孩子只顾眼前的利益

这在很多宝妈或者是爷爷奶奶身上经常能够看到,他们带着孩子到超市去逛,转来转去不舍得给孩子买那些精美包装的食品,嫌太贵。在孩子的哭闹下,就领着他去一个试吃柜台上吃那些免费的食品。大家都知道在一些超市有专门的试吃产品,其实这是为了能够让消费者体验一下产品的优点和缺点,也是为了增加产品的销量。但是就这么让孩子坐在那,一直不停的吃,不知道家长心中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这种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不是所有的节俭都是美德,父母这三种节俭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明显就是大人不舍得花钱,想占个小便宜,但是却限制了孩子的眼界,并且把他的格局局限在方圆之中,让他们只看到眼前的这些小利益,即便是以后成年也很难有大的出息。而且这样的行为还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也是有着很大负面作用的。

不是所有的节俭都是美德,父母这三种节俭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三、带孩子去违规,这样的节俭方式会害了他们

大家都知道,做公共交通工具有特别的规定,身高超过1米2以上就要买儿童票了。虽然一张儿童票也没有多少钱,但是很多家长朋友就想省掉这一分钱,称之为不必要。因此,在地铁站、火车站还有一些景点、门口,经常会看到大人带着孩子去逃票。这些行为不但违规,而且会给孩子树立起一种无视法律底线的意识,让他们认为规则只是给别人定的,不约束自己,那么成年后,对于法律法规也会肆意的去挑衅,去踩踏底线。

不是所有的节俭都是美德,父母这三种节俭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作为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上的第一任老师,在三岁以前,他们接收到的任何信息都是家长潜移默化影响的。所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在孩子这张白纸上面作画的人。未来他是一副优美的画卷,还是一幅涂鸦,那就要看父母的行为是不是能够三观正,纪律明!尤其是在勤俭节约这件事情上,一定要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正确的树立孩子们的金钱观。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30 字。

转载请注明: 不是所有的节俭都是美德,父母这三种节俭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