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叛逆期的孩子像得了精神疾病,不管怎么对待他,效果都不理想。
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太特别了!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叛逆期的孩子,就是“矛盾”。
他们处在小朋友和成年的过渡阶段,实际还是个小朋友,内心开始把自己定位成“大人”。
一方面,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还非常坚持;
有时候,他们会希望通过反对父母、坚持自己的主张,让自己有一种长大成人的感觉,有时候却又不免怀疑自己。
以至于,不管家长说什么、怎么做,青春期的孩子都像个“深井冰”一样唱反调。
这让我想起一名初二男生说的话。在和爸爸妈妈吵架以后,他义正严辞地说,其实好像爸妈说得也有道理,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唱反调,像一个“独立的自由人”!
可笑又可气!
只需4个步骤,就可以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
他和父母做对,有时候也不为什么,只是想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最后还是悄悄按照父母说的去做。
真是一个矛盾的个体,难怪有人说孩子的青春期是一种“精神病”期。
只需4步,就可以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面对如此特别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和他们有效沟通呢?
叛逆期的孩子,迫切地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证明自己,不管家长怎么说,都要通过唱反调的方式显示自己的特别。
表现出来就是——和家长对着干!
比如前面提到的初二学生,不管家长怎么做,他都会不满意,不管家长说什么,他都会反对!毫不夸张地说,家长“连呼吸都是错的”!
此时,如果家长过于认真,想和孩子做有效沟通,无异于对牛弹琴,很有可能会被孩子折磨得身心俱疲,最后不仅没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矛盾升级。
所以,不妨降低沟通预期,做好无法有效沟通的思想准备,待孩子情绪缓和一些,再进行沟通。
降低沟通的预期,可以减轻焦虑感,避免了矛盾升级,有利于后续的沟通,也能够保护好家长们脆弱的心脏。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很多家长都有一种感觉:好像自己和孩子不知不觉站在了对立面,本应该最亲近的人成了敌人!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家长要调整认知——和孩子合作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孩子”!
对比两句话:
哪一种说法让孩子感觉更舒服?
明显是第二种!第一种说法,把孩子放在家长的对立面,更容易带来冲突。
叛逆期的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学业、人际、情绪等问题,会产生负面情绪,有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处理问题,也不懂得如何表达和处理情绪。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选择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协助解决。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理解,会更有动力去解决问题。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有良好的沟通氛围,氛围不好,再优美的语言也无法打动孩子,氛围好了,沟通才有可能顺利。
也就是说,与其在沟通进入僵局的时候绞尽脑汁想对策,不如在关系和谐的时候好好“闲聊”。
什么时候是沟通的好时机呢?
非常简单,彼此愿意带着积极情绪沟通的时候,都是好时机。
叛逆期的孩子,最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
他们之所以更愿意和同伴交流,与家长日渐疏远,最重要的原因是感觉不被家长理解。
如果哪个孩子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无疑会成为周围同学羡慕的对象。
怎样才能够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呢?
很简单——积极倾听。
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像朋友一样,认真倾听他的声音,把他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家长会更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也更愿意吐露心迹。
剩下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啦!
总之,碰到叛逆期的孩子,要注意:1⃣️不要担心,做好沟通不顺畅的心理准备,2⃣️和孩子站在一起,3⃣️选择合适的沟通时机,4⃣️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积极倾听,就可以共同解决问题。
@安禾心理 认为,孩子的行为都是信号,用不那么直接的方式表达着诉求。关注到他的诉求,给予理解和支持,是顺利教育的开端。
#心晴计划##心理咨询师说##心理有你#@头条情感@头条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