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说"你看看谁家的孩子都优秀,再看看你自己",家长给孩子寄予了厚望,当孩子不能达到家长的期待时,他们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大概他们不知道吧,孩子长成什么样,都跟父母有着莫大的关系。
从孩子出生,父母就会在孩子身上寄予更多的希望,为了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家长们费了不少的心思,可培养的孩子却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其实,想要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那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就应该严格要求孩子和自己,在这五个方面,不能放松警惕。
想要培养更优秀的孩子,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过:"想要孩子未来更优秀,那么,在孩子的成长中,这五个环境千万别放弃"。
1. 不放任孩子的任性
父母疼爱孩子是一种天性,往往家长给孩子的爱在生活中变了质,原本是积极的宠爱变成了"谋害"孩子的溺爱。孩子在这种畸形的溺爱中很容易养成任性的行为。
再加上现在年轻人注重的是优生优育,基本上一家都会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特别容易养成任性、骄纵的性格。
基本上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会满足孩子,如果得不到满足,小孩就会用哭闹来达到目的。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习惯,想要什么东西但得不到的时候就用哭闹来"要挟"家长,这样就会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养成孩子骄纵、任性的行为。
2. 不放任孩子的自私,教会分享
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之所以后来会长成不一样的人,是他们生活的大环境决定的。
其实3岁以前的孩子是没有"这是我的"这种意识的,到了3岁以后,孩子的语言、动作得到了发育,孩子渐渐有了所有物意识。
家长们会发现如果带孩子出去碰见长辈开玩笑说"宝贝,能不能把手里的饼干给奶奶吃"的时候,大多数孩子会选择一把缩回吃的,这就是所有物意识。
这个阶段,家长如果不加以引导的话,孩子就会养成自私的性格,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这样的性格在社会上会吃不开的,自私自利的孩子可能为了一己私利做出伤害别人的事。
3. 不把"批评教育"用到孩子身上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是孩子变得更优秀的底色,来自家庭的关爱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会发现:从小生活在被父母忽视、不关心,或者是满是批评的声音中的大环境下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自卑,没有安全感,与人的交往中往往不能很快融入人群中。
这是因为在孩子该接受父母爱的年纪,他们没有接收到,这会让孩子觉得是自己不够好,爸爸妈妈才会不喜欢自己,会加大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不安全感。
爱不仅让孩子的心智发展更健全,也会给孩子的优秀蜕变之路铺上更有底气的保护毯,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
4. 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
是非观念是需要父母从小给孩子建立的,什么事能做,什么事能做,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触碰这根"高压线",一旦触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很多人会说"小孩知道什么是能做,什么不能做吗",其实不然,3岁以前孩子确实什么也不懂,当孩子强大的模仿能力会把父母的行为记在心里,在有"能力"的时候,孩子就会模仿了。
这里注意的是,父母的是非观念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平日的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建立孩子的是非观。
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建立正确的是非观,那长大后孩子就特别容易跨进"灰色地带",成为"高危人群"。
5. 培养责任感
孩子责任感的培养是每位家长都需要提上日程的,没有责任感的孩子,首先在学习上不会树立正确的规划和目标,在生活上没有方向感,得过且过。这种生活状态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
而责任感的培养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在生活中,孩子如果做错了某件事,家长一定不要惯着,做错事举要承担后果是家长给孩子上的第一课。
当孩子用眼泪、哭闹掩饰自己的话,家长可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打败,硬下心来才能成就更好的孩子。
培养优秀的孩子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家长要学的还有很多,培养优秀的孩子,除了这五个方面,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挖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