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的阶段,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10天)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20天)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10天)
“伏”,可称为“长夏”,从中医五行学方面讲,五季对应五脏,即春、夏、长夏、秋、冬,对应肝、心、脾、肺、肾。
也就是说,夏季养生重在养心,长夏重在健脾祛湿,有利于助你安稳过夏。
三伏将至,重在养心、祛湿: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低下。
1,养心
《黄帝内经》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夏季闷热,人们容易烦躁,导致“情绪中暑”,而情绪变化直接影响气血运行,心情不畅,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
2,祛湿
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进入伏天,天气炎热、雨水多,而脾最怕湿,湿气过重,会导致食欲不振、经常困乏、无精打采的现象。
三伏天,想健康,记住“喝二茶、灸三穴”,做好四件事!
“喝二茶”:
夏季炎热,人们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出汗较多,容易使体内流失更多水分,多喝茶,不仅能补充水分,还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1,莲子甘草茶
将莲子(带心)、甘草、绿茶搭配在一起,泡水喝。
具有清心安神、泻火除烦的作用,还有生津止渴、补益脾肾和肺气的作用。
三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现食欲减退、失眠等不适,每天一杯茶,养心、安心。
2,白鼓丁薏仁茶
将白鼓丁、薏仁、赤小豆、马齿苋、芡实、玉米须、淡竹叶、山楂搭配在一起,泡水喝。
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擅于祛湿热。
白鼓丁,药食两用,性寒,具有利尿、利湿作用,可改善湿热引起的恶心、舌苔发黄、脸上起痘痘等。
薏仁和赤小豆是常见的祛湿搭配方,有很好的健脾祛湿作用。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止血凉血的作用。芡实,归脾经,具有健脾祛湿、调理脾胃的作用。
玉米须,具有利尿利湿、利于去除体内湿热之气。淡竹叶,以渗湿泄热见长。山楂,归脾经,有消食健胃的作用,还可改善胃脘胀满、不思饮食等症。
“灸三穴”:
中医讲“冬病夏治”,要“借夏势而为”,夏季人的阳气比较足,代谢比较旺盛,利于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
艾灸,是中医的一种养生方式,利于养阳。“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1,关元穴
此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
取适量的艾条,点燃,放在距离穴位一寸左右的位置上方进行熏灼,坚持15-20分钟左右即可。
具有祛湿、强健脾胃的作用。
2,神门穴
此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此穴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与少府穴搭配一起进行艾灸。
少府穴位于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具有健脾除湿,发散心火的作用。
3,足三里穴
此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宽处。
长期灸足三里穴,能起到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的作用,可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来增强人体免疫力。
做好四件事:
1,饮食:宜多食苦味
中医讲,苦味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三伏天里,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食物,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还可预防中暑。
苦瓜,是夏季降火之“良药”,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清脂、排毒。
苦菜,是解暑开胃之佳肴,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2,起居:宜晚睡早起
中医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季“昼长夜短”,加上天气炎热,会影响人们睡觉。
最好是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但不要超过11点入睡,要保证每晚至少6个小时的睡眠。
中午适当小憩,让身体休息一下,补足睡眠,利于下午工作、学习的状态更佳。
3,情绪:宜心静自然凉
天气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激动,会导致血压波动太大,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情绪不佳,也会使胃肠道功能紊乱,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保证情绪稳定,记住“心静自然凉”,宜调息静心,让心得到平静,心脏得到休息。
《养生论》记载,夏季“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4,防病:暑邪、寒邪
中医讲“风、寒、暑、湿、热、燥”,其中“暑邪”是三伏天最应注意的。
中医认为“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独发于夏季。
暑热之邪,会耗散阳气津液,大量出汗,使体液减少而伤津,出现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
“寒邪”多发生在冬季,但现代人们长期在空调房间里带着,周围气温骤降,加上,饮食过于寒凉,也容易导致人体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