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是深受现代人追捧的荤菜,因为它营养价值极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鱼肉中含有大量的钙、镁、钾等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元素。鱼肉不仅非常适合家长买来给孩子补充DHA、DPA等营养物质,促进大脑发育,而且对需要保持体重的运动员也很友好。
当鱼肉的重大价值被发现以后,人们吃鱼的次数开始变多,做鱼的手法也变得多种多样。去掉了腥味以后的鱼,再加上不同口味的配料,吃上一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但是,随便乱吃鱼,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下面介绍的这些鱼早已经被拉入黑名单,千万慎食!
一、黑名单之首:大型鱼类
海洋鱼类中的很多鱼比如金枪鱼、旗鱼、鲨鱼等都是个头非常大的鱼类。它们个头极大,但还是没能逃脱得了人类之口。正因为它们看起来很大很可怕,然后在吃的时候人类会有一种自豪感,所以还会喜欢吃。再加上沿海地区的居民经常捕到它们,所以也会食用这些鱼。
虽然海洋鱼类因为口感益于淡水鱼的那种鲜美而广受民众们的喜爱,但是我们在食用海洋鱼类的时候要注意稍加辨别,因为部分海洋鱼类是不建议去吃的。接下来整理的这几类海洋鱼类是不能吃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河豚属于肉毒鱼类其中一种)
1.肉毒鱼类。肉毒鱼类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其肉有毒,千万不能吃。早在十六世纪的报道中,就已经说明这些肉毒鱼类的肌肉和内脏之中含有一种叫做“雪卡”的毒素,食用后会引起人体中毒现象。肉毒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海域,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据统计,在我国分布的肉毒鱼类有三十种,而放眼全世界,总的肉毒鱼类的种类数有300种之多。在我国,肉毒鱼类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广东和海南地区,部分还会分布于东海南部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值得注意的是,肉毒鱼类的外表与可食用鱼类无明显差异,故易被误食。
(体型最大的肉毒鱼类)
误食肉毒鱼类之后,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同,会在1-6个小时的时间里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其初是口部、咽喉部出现明显的刺痛感,像是鱼刺进入了口中的感觉,随之就会出现麻痹现象。严重者会出现包括但不限于恶心、呕吐等情况,致病时会导致全身性肌肉失调。
2.斑点裸胸鳝。斑点裸胸鳝与肉毒鱼类属于同一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省、海南省以及台湾省沿海。在台湾省曾出现过因为误食这种鱼而中毒的案例。该鱼的毒症状剧烈,可导致痉挛、麻痹现象,曾有过食用200克后不治身亡的事情发生。
3.玉梭鱼。玉梭鱼本属蛇鳍科,当它的肉质几乎为蜡状的时候,说明它体内有很大的毒性。这种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的沿海地区。它的身体呈现出紫褐色,腹部却是灰白色。此鱼有油辣味,食用时刺口、麻舌,中毒症状表现为急性腹泻,可致人身亡。
4.斑点九棘鲈。斑点九棘鲈与鲈鱼同属于脂科,它的身体呈现出椭圆形,但又比椭圆形稍有延长。斑点九棘鲈的侧面扁平,背部和腹部都呈现出圆钝的状态,身体呈现出黑褐色。背部的鱼鳍上有九根棘,所以才得名斑点九棘鲈。
斑点九棘鲈在我国主要盛产于海南省沿岸,体长一般为五十厘米。斑点九棘鲈的鱼肉有毒性,轻者可导致食用者出现呕吐、舌头麻木和全身哆嗦疼痛的现象,严重时可导致身亡。
5.三叶唇鱼。三叶唇鱼属于隆头鱼科,身体呈现出绿褐色,身体两侧会有红色的垂直线纹,部分三叶唇鱼的头部也会有红色线纹和斑纹。三叶唇鱼最大的特点就是鱼身五彩斑斓、色彩丰富。
三叶唇鱼的背鳍和臀鳍部位都呈现出绿色,而边缘却是红色的,到了胸鳍部位,又大部分呈现出黄色。这种三叶唇鱼主要分布于广东的沿海地区。它们之中,个头较小者没有毒性,如果个头长到了40厘米及以上,其鱼肉就会出现轻微毒性。
6.鼠鳝。鼠鳝属于鼠鳝科,因为头部与老鼠的头部长得非常地像,所以被命名为鼠鳝。鼠鳝的身体延长,呈现出圆筒形。它的吻尖非常地长而突出,吻端的腹面有一对很短的须。鼠鳝的身体一般呈现出灰棕色,它们的腹部则一般为白色,背鳍、胸鳍和腹鳍则常为黑色。
鼠鳝多见于东海和海南省,他们属于近海地层鱼类,也算是海洋鱼类中的一种。它们的身体一般都比较小,正常大小为二十厘米左右。七月份可见他们大规模地活跃于福建、闽南一带。曾有人尝试将这种鱼喂给猫吃,结果猫吃后躺地疯狂打滚乱叫,不久便昏迷而死。
二、黑名单其次: 腊鱼、咸鱼
腊鱼和咸鱼可以说是普通民众第二喜爱食用的鱼类。在中国,特别是在南方家庭,非常喜欢将肉类进行腌制保存。如今腌制肉类已经不是为了能够保存更长时间了,而是为了可以得到味蕾上的享受。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民众,非常喜欢将鱼进行腌制,食用咸鱼。
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吃多了不仅容易引起肠道的问题,还会使人体内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异常。如果身体本来就不好的人,会因为长期食用腌制类食物而加重病情。虽然鱼中的脂肪含量不高,但是经过腌制后的鱼中大量蛋白质流失,就只剩下了盐分,根本就没有营养可言。
与此同时,普通民众在腌制咸鱼时,一般使用的是海盐。不同于普通加碘盐的是,海盐中含有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在腌制鱼的过程中,海盐中含有的那些亚硝酸钠极易与生鱼体内的胺长时间接触,在合适的PH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
二甲基亚硝酸盐在进入人体后,会被人体内的还原物质转换为二甲基亚硝酸胺。后者是很强的化学致癌因子,过量摄入会导致鼻咽癌的发病率提高。根据调查资料表明,咸鱼的食用会导致食用者鼻咽癌的发病率比正常水平高30至四十倍,对小孩毒害作用更甚。
三、黑名单第三:大小异常的鱼
不管是哪一种品种的鱼,对于本品种而言,都是有一个固定的合适大小的。如果对于某一品种的鱼而言,太大则说明过老,体内会积淀大量的污染物和毒素。如果太小则还不够成熟,不仅在肉质和营养方面都不足够,也严重影响口感,不会好吃。
大家都知道鱼是富集类生物,鱼在摄入毒素以后,那些并不会对它们产生致死作用的毒素便被保存在了它们的身体里。可是这些毒素会对人体产生很重大的危害。而且,如果一条鱼表现出过分异常的大小,说不定还与核污染有关,这时候一定要注意慎食!
四、黑名单第四:来路不明的鱼
提到鱼,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核污染,毕竟这也是人类社会中很重大的一道命题。在沿海地区,有一些卖鱼的小贩看上去很面生,同时他们卖的鱼数量并不多,问起时,他们只会说是从池塘或者河水里面打捞上来的,根本不敢告诉买者具体来源。
面对这种来路不明的鱼,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的小便宜,而放松掉我们的警惕。现在已经全面禁渔里,这种来路不明的鱼,大概率是从沟渠、水塘或者是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捞上来的,所以小贩们不敢说明来源。我们在购买时还是要注意购买从正规的养殖户获取的鱼。
五、黑名单第五:野生的鱼
真正营养价值高的野生鱼,在市面上还是存在的。这些野生鱼打着营养价值高、肉质好的旗号,价格非常的昂贵。但是对于那些追求味蕾上的享受的民众来说,是愿意花高昂的价格获得品尝野生鱼的机会的,但其实野生鱼比一般的鱼更加有营养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从正规养殖场出来的鱼,它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好,它们的健康标准也是经过了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局的认可的。而野生的鱼,没办法估测它们的生长环境。那些在污染地区野生的鱼,体内还有大量的毒素,不仅没有营养,说不定还会携带有很多重金属,对身体有很多危害。
结语:
在食物不再匮乏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满足于填饱肚子,更希望日常食物可以带来味蕾和多种感官共同的享受。鱼肉质嫩而味美,越来越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它们的营养价值也因为时代的潮流,被越吹越高,渐渐地表现出了一些名不符其实的状态了。
我们不应该过度地去追求网上说的那些珍奇鱼类,不应该抱着猎奇的心态去尝试。不光是来路不明的鱼,就算知道这种鱼是可以吃的珍稀鱼类,我们也不能吃掉它们,否则会大大减少生物的多样性。总之,希望大家能够在心中树立一个正确的进食价值观,能健康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