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爬走的孩子和从来不爬的孩子,区别在这几点,很多家长搞反了

小时候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这说的就是我们人类。婴儿学会走路之前,通常有一个爬行的阶段,两只手也成了“脚”。

所以是四条腿,老了以后多半要拄拐杖,因此是三条腿。但正如有些老人不拄拐杖一样,有少数婴儿也没有爬行阶段,而是直接学会了走路

学会爬走的孩子和从来不爬的孩子,区别在这几点,很多家长搞反了

朋友小张的儿子就是这样,他8个月大的时候还不会爬,把小张急得不行,还带去医院看了好几回。但检测结果都是一切正常。

医生也很纳闷,说这孩子既不缺钙,骨骼发育也很好,身长体重也都正常,怎么就不会爬呢?

由于一直找不到原因,小张也只能干着急,最多就是带着宝宝锻炼锻炼,平时注意一下饮食补给。

学会爬走的孩子和从来不爬的孩子,区别在这几点,很多家长搞反了

奇怪的是,几个月后,小张发现儿子居然能站立,又过了几天,小宝宝便能颤颤巍巍地走上两步,现在刚满两岁的他,跟同龄宝宝没什么两样,走起路来十分稳当。

看到儿子变得正常,小张也很高兴,但回想起当初儿子不会爬的事,还是不禁让她疑惑。

只是没有以前的那种焦虑了,反而还会有一些欣慰,觉得儿子比其他宝宝厉害,没学会爬就学会走了。

先爬后走是绝大多数孩子都要经历的阶段,不爬直接学会走路的宝宝则非常少见。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在一些家长看来,不爬就直接走路的宝宝就是更厉害的,至少也不比同龄人差,然而真是这样吗?

学会爬走的孩子和从来不爬的孩子,区别在这几点,很多家长搞反了
学会爬走的孩子和从来不爬的孩子,这些方面区别很大

先爬后走的孩子肢体协调能力更强

孩子之所以要经历一个先爬后走的阶段,是因为在他的大腿肌肉和骨骼发育完善之前,身体已经具备相当强的协调性了,而爬行不仅是在利用这种协调性,更是在促进它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由爬到走的孩子,身体和四肢的协调性在爬行时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改进,而直接学会走路的孩子,则缺少这一锻炼机会,导致肢体协调能力普遍较差。

学会爬走的孩子和从来不爬的孩子,区别在这几点,很多家长搞反了

大脑和感官发育更好

婴儿爬行还能促进大脑和各项感官的发育,因为爬行可以让宝宝探索到更大更多彩的世界。

让感官受到更多的刺激,大脑接收到的信息也更加丰富,从而大大加快了大脑和感官的发育速度。

而直接学会走路的宝宝,除非走路的时间跟别的宝宝爬行时间一样早,否则就错过了这一关键发育阶段,大脑和感官的发育也必将比同龄宝宝落后。

所以说,跟很多家长想的正好相反,直接学会走路的孩子,不仅没有更厉害,反而比先爬后走的宝宝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如。

因此如果你家的孩子到了年龄却还没有学会爬行,请一定要重视起来,否则就耽误孩子的发育了。

学会爬走的孩子和从来不爬的孩子,区别在这几点,很多家长搞反了
让“适龄”宝宝爬起来,家长应该这样做

1、给宝宝提供充足的机会

首先,家长一定要给宝宝提供爬行的机会,如果你总是把他抱在手上,或者固定在婴儿车、婴儿床里。

宝宝自然就没多少机会去爬了,而由于缺乏尝试和锻炼,到了年龄自然也就很难学会爬行。

所以从四月起,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经常把宝宝放在平坦开阔的地方,以便让他有自主爬行的机会。

2、给宝宝做示范

爬行虽然是很简单的动作,但没有经验的宝宝却很难掌握。

如果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经常在宝宝面前做出爬行的动作,就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通常模仿,宝宝也能很快地掌握爬行的技巧。

学会爬走的孩子和从来不爬的孩子,区别在这几点,很多家长搞反了

3、提供辅助

婴儿学走路时,家长都知道要给他提供辅助,可在爬行阶段,却很少有家长这样做了,因为大家都觉得宝宝天生就是会爬的。

其实爬行也对肢体的耐力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宝宝天生力弱,如果没有辅助,很难靠自身力量完成爬行,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愿意爬了。

所以在宝宝开始学习爬行的阶段,家长可以像教娃学步一样提供必要的辅助,这样就能让他更快地学会爬行,也能增强他的自信。

爬行是人类婴儿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它不仅锻炼了肢体的协调性,还能促进大脑和各项感官的发育。

所以宝妈们一定要重视婴儿的爬行阶段,如果宝宝迟迟不爬,就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引导。

否则就算宝宝以后能正常走路,很多方面也跟同龄人拉开了差距,而这些差距,却是后期很难弥补回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11 字。

转载请注明: 学会爬走的孩子和从来不爬的孩子,区别在这几点,很多家长搞反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