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出现胸痛,检查后诊断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要马上急诊手术。”接到这通来自科室的紧急电话后,正在输液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体外循环师杨家豪便急匆匆地赶往手术室。
根据患者情况,专家团队制定了“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的手术方案。这个过程中,体外循环师需要停掉患者的心跳和血液循环,这样外科医生才能在无血的手术视野下完成血管置换等精细操作。
杨家豪解释说,术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体外循环。随着体外循环开始,患者的体温开始下降,心电图也慢慢变成一条直线。血压平稳后,医生才能开始手术。如同这场手术一般的突发状况,杨家豪早已习以为常。作为全院唯一的体外循环师,杨家豪基本上是24小时随叫随到。
像杨家豪这样的医生,在业内可以说是“一医难求”。
杨家豪在手术中寸步不离地守在体外循环机器前。受访者供图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家阳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绝大多数的瓣膜手术和主动脉手术中,均需要体外循环的支持。但目前,中国体外循环专业人员仍然存在很大空缺,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专业的发展面临挑战。
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学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心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2021年全国725家医院共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量为278056例,体外循环下手术总量176496例,占比达到63.5%。然而,与庞大的体外循环下手术量相比,体外循环师的人数却相当较少。该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从事体外循环的专业人员仅2368人①。
王家阳称,国内大多数体外循环师的教育背景差异较大,有完成心血管外科学、麻醉学培训的医生,也有管理操作的技术员,还有护理专业的护士。体外循环师是一个甚至不被同行了解的职业,多数是在参加工作后,医院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领取执照方才上岗。
“体外循环专业人员缺失的背后,原因是多样的。”王家阳表示,一方面,中国现有医学培养模式下,并无体外循环相关的教育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资格认证及行业标准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王家阳看来,想要补足体外循环专业人员的缺失,可以从几方面入手:第一,完善教育培养体系,在教学环节增设相关实践技能培养课程;第二,强化技能培训指导,通过培训提升专业技能;第三,在资格认证及评定上设立统一标准,加强业内外宣传教育,进一步激发行业潜力。
不过,王家阳也提到,并非所有医院都存在体外循环专业人员的缺失问题。体外循环与心脏外科的发展息息相关,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心外手术中,对于以此类手术见长或致力于发展相关学科的医院来说,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及相关投入。但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专科医院,则应根据自身情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须盲目跟风。
参考文献:① 2021年中国心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https://mp.weixin.qq.com/s/BSjwLwcArG3ubbOW3Muk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