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和听话并不是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就好比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主人不论给孩子什么玩具、什么食物,都要看家长的脸色,看似很懂事,其实很可能形成了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一种脆弱的性格。
这类的孩子,往往没有自己的喜好和看法,在做决策之前都会看周围人的颜色的行事。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会有很不利的影响。
“讨好型人格”的特点
1、不会拒绝别人
讨好型人格有一个特别致命的缺点,就是不懂得拒绝别人。他们往往都是答应别人所有事情,即使自己可能完成不了,都希望不让别人失望,就是想帮助别人完成任何别人要求的事情。
2、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
讨好型人格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有时候别人只是小声的说其他事情,可是他们还是认为在说自己,高度集中关注在这件事情上。
因为他们担心别人给自己的评价是负面的,也是担心自己是不是惹别人不高兴了,所以就有这样一个特质。
3、缺乏自信
讨好型人格平时缺少别人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缺乏自信心,常常很自卑。
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多是从小养成的
1、家长控制欲强
家长对孩子具有很强的控制欲,基本上不允许他们有其他的看法,这些孩子通常很听父母的话,就连穿衣服都会按照父母的规定,所以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被别人安排好的生活,并且就算有什么不满,父母也会严加教育。
2、父母经常忽略孩子
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就会忽略自己的孩子,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有的是二胎,所以有的时候孩子就会被忽略,那这个被忽略的孩子往往就是讨好别人的孩子。
因为他们的观念里,我要是能够讨好你,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就是父母这样对待孩子的方式导致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3、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孩子缺乏的是家庭的安全感,就怕别人抛弃自己。孩子从而不断的讨好父母,想得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4、父母很少夸奖孩子
无论孩子做错了事情还是做对了事情,永远只有批评没有表扬,这会让孩子树立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奖罚不分明,导致孩子不敢进行独立的思考,随意的附和别人的看法。
5、父母经常否定孩子
因为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情,经常被父母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长时间下来,孩子心里就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从而不敢说出内心的想法。很多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也是否定的态度,就是这样,孩子会想得到家长的肯定从而不断的讨好父母,想得到父母的关注。
预防孩子陷入“讨好型人格”,家长怎么做?
1、多陪伴孩子
家长尽可能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些安全感,让孩子感觉父母的爱一直都在,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样他们才能大胆得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担心受到他人的歧视和攻击,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只有那些有自主能力的人,才能成为领头羊,受到大家的喜爱。
2、多给予孩子肯定
父母尽可能的就要给孩子鼓励和肯定,有时候孩子做了一些他们认为他们正确的事情,我们也不要急于否定孩子,要给孩子肯定。
3、不要盲目比较
不要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如果盲目去和他人做对比,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4、让孩子有自己的发言权
父母要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空间,允许孩子对家长的不正确决定提出异议,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是有发言权的,父母不会因为他是孩子就不尊重或者对孩子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
5、引导孩子树立正面的评价
不管是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孩子对别人评价的看法。我们都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只有自己,不是别人。让孩子正确的面对这些评价,才会让孩子有所改变。
6、家长树立正确的榜样
如果想让孩子学好,那父母肯定也得做出积极的榜样。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关爱,但是一定要注意赏罚分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遇到事情一定要分析思考对错,不能随意附和了事,如果孩子做对了事情,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讨好别人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可是不一定是正确的。孩子如果有这样的行为我们一定要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哪里有什么没做到位的才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