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有时候心情不好,并不是受到情绪影响,而是受到人对事物的认识左右。同一件事物,解读不同,对人的影响亦有所差异。那么人们的认识过程所犯的错误一般有哪些呢?
1、“全”或“无”思想。也就是一切全都或者一切全无。你会以泾渭分明的范畴来看对事物,类似于孩子总会认为”要么好人,要么坏人。”例如,如果你的表现不够完美,你就会认为自己彻底失败。
2、过于概括。你会把一个孤立的消极事件看做是一个永远会持续下去的失败模式。比如通过一次失败的考试经历得出“自己从来就不是学习的料。”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以偏概全”。
3、心灵过滤。你选择一段消极的细节,反复不断地思考这段细节。结果,在你的眼里,整个现实都变得黑暗起来,就像一滴墨水染黑了整杯水一样。你会放大一段自己的失败经历,比如你明明已经拿到了奖学金或者年终奖金,可是你却想到自己没有拿到所有的奖金甚至不是最高的奖金,并一直沉溺其中。
4、贬低积极的事物。你会拒绝承认积极的经验,你会找这样那样的理由认为它们“不算数”。这样你就可以坚持和你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消极信念了。例如,你的儿子这次考试成绩不错,可是他却认为自己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否认自己可以像其他人一样优秀。
5、跳跃式结论。即便没有确定的事实令人信服地支持你的结论,你也会对事情作出一个消极的解释。例如:
A. 测心术。你武断地认为别人对你作出消极的反映,你甚至不愿意花功夫去检验一下。
B. 先知错误。你预期事情会变糟,而且你坚信这个预言是一个已经成立的事实。
6、夸大或缩小。你夸大了事情的重要性(比如你过分地认为自己没有跟同事打招呼是不好的,影响了自己的形象),或者不适合地缩小事情,直到它们显得很小(你个人的优良品质或者别人的不足)。这种扭曲又被称做“双目镜把戏”。
7、情绪推理。你假定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情的真实状况:“我感觉到丈夫是故意戏弄我的,所以他肯定是不怀好意的。”
8、应该陈述。你试图用应该或不应该来激发自己,就好像你在期望你做什么事情之前应该先鞭笞你或惩罚你一样。“必须”和“本该”同样也是罪魁祸首。这种情绪的结果是一种负罪感。当你用应该陈述来要求别人时,你会体会到愤怒、灰心和怨恨。例如,你认为你的女儿应该远离班上的坏男孩。你认为你的儿子应该考年级第一。你认为你的女儿应该坐在教室的前排。
9、贴标签与标签不当。贴标签是过于概括的一种极端形式。你不再描述你的错误,而是为你自己贴上一个消极的标签:“我是一个失败者。”当别人的行为以一种不当的方式与你发生关系时,你也会给他贴上一个标签:“他是一个该死的讨厌鬼。”标签不当是指用高度主观的语言或高度情绪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件事情。
10、归己化。你会把自己看作是许多外界消极事件的原因,事实上你并不应该为这些事负主要责任。例如,你把孩子不想吃饭主观地认为是由于自己做的饭菜不香。
这些思维误区,广泛地被人们“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些家长因为孩子的表现不好而讥笑、嘲讽、辱骂、冷漠甚至责打孩子。作为一个孩子的监护人,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思维应对孩子的表现。请根据上述概念的解释与举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列举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思维误区,揪出这些错误的认知模式并记录下来,监督自己和家人减少此类错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