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以来
取暖设施应用频繁
相继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近日,西安一名1岁大的男婴
在插着电热毯的被窝里尿床
腰背部、腿部不幸被烧伤
近日,西安市儿童医院烧伤科病房内来了一位小婴儿小强(化名),他刚过1岁,因天气变冷,家里没有暖气,午睡时妈妈将小强放在了插着电热毯的暖被窝里,妈妈忙着家里其他事情,没有在小强身边陪伴。
结果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小强在睡觉时没有穿尿不湿,尿床了,与电热毯接触后,造成了双下肢后方及腰背部的的电烧伤。伤口为混合2度,面积约10%。经治疗,小强目前平稳,尚未发现身体其他部位的内损伤。
入冬以来,有些居民家里没有暖气,尤其是在农村,家里多用热炉子、电热器及电热毯等取暖设备,刚会行走的孩子对热炉子及电热器没有危险意识,稍不注意,手部或面部就会被热炉子边或电热器烫伤,电热毯质量不过关,发生漏电,产生火灾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冬季家里应用取暖设施一定要引起家属重视。
冬季发生烧烫伤后,因孩子穿的较多,无法立即去除热衣物,且家属担心脱掉衣服会着凉等,没有仔细检查烫伤情况,甚至有些家属都没有发现衣物内被遮挡部位的烫伤,仅注意到裸露部位的烫伤,造成热源持续性接触皮肤,导致创面加深,冬季烧烫伤多为深度伤口,后期易形成瘢痕。
儿科医生提示
遇到烧烫伤
家长千万别慌
做好以下处置
↓↓↓
1、迅速冷却烫伤部位,凉水冲洗或浸泡在凉水里均可,一般10分钟左右。
2、尽可能的剪开衣物,不要使劲撕扯创面处的衣物,防止泡皮撕脱,皮损产生。
3、随后将创面再浸泡在凉水里约半小时左右。
4、家里有专用烧烫伤膏可外用涂擦,寻找干净毛巾包裹送往专科医院就诊,若家中没有专用烧伤药膏,切记不要乱用白糖、酱油等土方法覆盖伤口,会导致伤口感染,后期还会影响医生对伤口的判断。
冬天已至
天气越来越冷
对不少人来说
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
这些可都是取暖神器
小编在此提醒
在使用这些取暖设备时一定要小心
电热毯
当然,质量有保障以及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电热毯表示不背危险利器这个锅。
只要是正规厂家所生产的电热毯,出厂前会经过安全处理和安全监测,其内部的电线也都有做绝缘处理。正常隔着床单使用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漏电的情况。
但如果电热毯有出现受损,特别是绝缘处破损或者是出现了电路老化的情况,使用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有些家庭的电热毯是“超期使用”,内部线路可能已经出现老化或者开裂,用肉眼看外观可能无法判断。
再加上孩子还小,睡在这样的电热毯上,万一尿床导致电热毯受潮,会有漏电、起火的可能性。
倘若一定要给孩子用电热毯,为避免安全隐患,严格遵守睡觉前一小时开启,把被褥烘热,上床之后就关闭电源。此时电热毯不处在通电状态,所以一般也不会存在漏电的情况。
此外,电热毯上再盖一条床单或毛毯,别直接与孩子直接接触,以免温度太高而造成烫伤。
尤其是对小宝宝来说,长时间睡电热毯、或是使用其他辅热设备,还有一个弊端:持续高温会让宝宝大量出汗,以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造成“脱水热”。
总而言之,千万别图省事就整夜开着电热毯睡。
安全规范的使用电热毯非常重要,要选购质量可靠的正规产品,超过了使用年限的电热毯千万别图省钱不舍得扔。
另外,使用电热毯时应当平铺在床上,不能折叠,因为里面都是线路,折起来的话可能把里面的电线弄弯弄断,造成漏电的可能。
小太阳
小太阳因为加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达到高温,并且价格也不贵,很多家庭都会在冬天使用。
它的工作原理是让电阻丝通电,释放热量来取暖,发热部位最高温度可达三百多度。
消防队员曾做过一组实验:将一块生肉放在小太阳的中央铁板处,仅30秒,肉竟然已经半熟。
如此高的温度,可以在短期内达到取暖的目的,但同时也存在两个安全隐患。
第一个安全隐患是,容易烫伤孩子。
近几年孩子被小太阳烫伤的新闻报道,也是层出不穷。孩子调皮,好奇心又很重,很容易就想去用手接触它,娇嫩的皮肤怎能受得了这个温度。
持续性的接触高温,还有引燃的风险。
18年的一则小太阳引起大火,烧伤6个月大男婴的新闻事件,小编至今记忆犹新。
事件发生后,小太阳上了取暖黑名单。
尤其是不要把小太阳带去浴室,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湖北一7岁女童洗澡时,浴盆旁放“小太阳”取暖,结果“小太阳”不小心倒在了浴盆里,孩子不幸触电死亡!
第二个安全隐患是,强光对眼睛的伤害。
小太阳发出的刺眼的光,长时间直射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尤其是宝宝的视网膜发育未成熟,不建议使用。
热水袋
插电式的热水袋分为两种:电极式热水袋和电热丝式热水袋。
电极式热水袋早在2010年11月被禁,但因其成本较低,不排除市面上仍有在售。之所以被禁,是因为其内部是水加化学盐类混合成的电解液。
并且内部加热体直接和液体接触,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效率比较高,但又无温控装置,通电之后热水袋膨胀得很大,超出热水袋的承压能力后便会发生爆炸。
不仅如此,加热时带电的液体没有保护装置,一旦发生爆炸或者漏液不仅会被烫伤,还会导致触电。
而电热丝式热水袋的加热体不会直接和液体接触,家长在购买时要选择这种。
分辨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用手轻轻捏一下,如果捏到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是电极式电热水袋;底部能摸到网状物体,则是电热丝式热水袋,那是能把发热体和液体隔离开的绝缘线圈。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插电式的热水袋,注水式暖水袋,不建议长时间接触宝宝一个部位,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使用提醒:
使用热水袋最好别选电热水袋;
普通热水袋要控制好温度,不要用刚烧开的水灌,水温以40~45℃为宜;
水不能装太满,灌2/3的水即可,先排尽空气,再拧紧盖子;
最好在外面加上棉套,或裹一层毛巾;
使用时别让孩子固定地放在同一部位;
给孩子焐被子时,最好放在脚旁10厘米处,时间不要太长。
暖宝宝
和暖水袋一样,暖宝宝也容易导致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皮下组织烫伤。
低温烫伤相比高温烫伤不容易被发现,疼痛感也不是十分明显。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暖宝宝贴在身上,平均温度在52℃左右,持续发热的时间长达几小时。甚至可以把鸡蛋热熟!
所以,一般不建议给孩子用暖贴,尤其是不建议睡觉的时候用。
如果要用,不要直接贴在孩子皮肤上,使用的时间也不要太长。
天寒地冻
很多宝宝外出时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全副武装
比起大人
孩子更应注意防寒
但给宝宝取暖时
以下几种危险的方式千万不能用
错误一:戴太长的围巾
给孩子戴围巾是个技术活儿,一不留神就会带来健康隐患。
买围巾时要注意长度,以不超过胸部位置为宜。可使用脖套,以免孩子在坐电梯、自行车或玩耍时被夹住,出现“勒脖子”的意外。
系围巾不要过紧或打死结,否则一旦出现危险很难解下来。围巾也不能松松垮垮地“挂”在脖子上,这样会导致脖子着凉,造成落枕、颈椎病等。
更不要把围巾当口罩用,捂住口鼻的部位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容易沾上灰尘和细菌,引起不适或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总是围太厚的围巾不利于血液循环。
如果围巾材质不好,还可能会造成皮肤干燥、过敏等。建议买针织面料或者羊毛材质的围巾,颜色以纯色为宜。
错误二:车上睡觉开内循环
尽量别让孩子在开着暖风的车上长时间睡觉,尤其是停止、未熄火还开着暖风的汽车,容易聚积一氧化碳,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
使用提醒:
建议车刚启动时开启内循环,让车内尽快热起来,等温度高了,尤其在孩子睡着的情况下,最好改成外循环,以保证空气流通。
另外,暖风温度不宜过高,不要直吹孩子面部,可摸摸孩子后背、手心,如果出汗较多,就要调整温度。
错误三:洗澡时开着浴霸
冬天给孩子洗澡是个难题,很多家庭为此装了浴霸,或者洗澡时在旁边放个“小太阳”。事实上,这无形中可能伤害了孩子的眼睛。
浴霸和“小太阳”的强光会刺激婴幼儿视网膜,尤其是0~4岁的孩子,造成视力下降。
使用提醒:
冬天给宝宝洗澡前,应先打开取暖器15~20分钟,待浴室温度合适再把宝宝带进去;
使用“小太阳”时,不要让孩子离太近,注意变换身体姿势,避免只朝向一个身体部位。
错误四:被子盖太厚
婴幼儿的被子切忌过厚过重,如果孩子爱踢被子容易着凉,此外,厚重的被子还会影响孩子的呼吸和睡眠质量。
使用提醒:
建议选择松软、透气的被子,上端不要盖过脖子。如果看到孩子面色通红、头上有汗,就说明温度高了。
为防止宝宝踹被子,可用夹子夹住被子的四个角,与床垫或褥子固定一下,但留出足够的空间给孩子翻身。
孩子安全无小事烫伤、触电原本这些悲剧就能避免养娃路上要处处留心家里的取暖设备逐渐开始使用这个时候家长要加倍小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来源:华商报记者 李琳、儿科医生鲍秀兰、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