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谁带大智商不同?耶鲁大学研究结果告诉你,谁带的娃更聪明
文|凝妈
我们都知道聪明的父母往往生出聪明的孩子,但是后天的养育同样至关重要,智力是伴随着大脑的活动发展起来的。我们会从饮食、教育上对孩子进行投资,希望提高孩子的智商。
但是,有一点,我们却忽视了,就是带孩子的人选问题。
现在带孩子的主要人员往往是妈妈,辅助的人是奶奶或者姥姥,亦或是保姆,都是女性带娃,男性带娃的少之又少。
虽说母亲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智商,母爱能使孩子产生明显的神经效应,变得聪明,尤其是7岁前的母爱对孩子智力产生的积极影响最为重要,但是爸爸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了为期12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从小主要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高,特别聪明,精力旺盛,擅长交际,学习成绩好。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丹尼尔·尼特里博士也做过类似调查,他调查了11000多名出生于1958年的英国人,结果发现:那些经常与父亲在一起的孩子拥有更高的智商,在社会中也更有发展前景,而这种影响甚至能持续到孩子42岁。
这应该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爸爸带孩子有天然性别优势。
1、爸爸更关注重要事项
妈妈比较细心,更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卫生习惯、内务整理、身体状况、学习心态,事无巨细、琐琐碎碎。孩子小时候很享受妈妈的无微不至的爱,长大了就嫌弃妈妈的唠叨,希望妈妈能退后一步。
《爱,从了解开始》中提到,爸爸更关注重大事项!
爸爸比较粗放,不会关注细枝末节,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身体素质、关键品质、考什么学校等等,也更喜欢让孩子独立做一些事,在孩子的人生节点起到关键作用。
要买学区房还是让孩子就近上学,都需要爸爸拍板拿主意。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爸爸一拍肩膀,喊一声小伙子,比妈妈安慰半天都管用。
2、爸爸爱运动,更具冒险精神
妈妈普遍偏文静一些,不太爱运动。喜欢待在家里,陪着孩子读书、玩玩具、做手工,主要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妈妈比较注重安全,只要感觉有些安全隐患,就会制止孩子的行动,限制孩子的冒险行为。
爸爸则相反,喜欢运动、喜欢冒险、喜欢动手操作。一般男孩子6岁以后就特别喜欢和爸爸玩,因为爸爸可以带他们做刺激的事情。
神经病学研究发现,运动能够改变大脑中控制执行功能区域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影响人调节自身行为、集中注意力、组织和实现目标的能力。运动可以改善大脑执行功能,提升思维能力。
3、爸爸更擅长思维游戏
妈妈很关注孩子的学习,但一般会让孩子通过读书的方式获取知识,以灌输方式为主,很少想办法让孩子去理解。
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妈妈教孩子数数,就是指着一个数字问孩子是几,孩子不明所以,只是机械地从1数到10,这说明孩子不理解,平时接受的教育就是从1-10,当作顺口溜来记忆,而不能做到数形对应。
而爸爸更擅长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让孩子知其所以然,教孩子知识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比如教孩子认识数字,会通过画图、数物品、认识数字的样子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父亲陪伴孩子时间越长,孩子在数学方面和思维能力方面的能力就越强。
爸爸还特别玩思维游戏,比如随手画一个迷宫,让孩子在走迷宫到达目的地的路上,避开一些事物或者特意找到某些事物。绕来绕去的,非常考验观察力和专注力。
现在很少有爸爸带孩子,是因为爸爸工作比较忙,还有的在外地工作,确实顾不上孩子。在这个社会上,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也让女性牺牲自己的事业,花更多时间带孩子。
还有一个原因是,爸爸带孩子让妈妈不放心,都说爸爸带娃活着就好,爸爸们确实太粗放了。
爸爸陪孩子睡觉,他自己先睡着,而且自己盖得很好,孩子却没有被子。
爸爸带孩子,自己忙着看手机、看体育节目,孩子显得很多余。
爸爸带孩子,让孩子浑身沾满泥巴,也不制止,衣服反正不用爸爸洗。
诸如此类,其实这都是因为爸爸不习惯带孩子,没有体验到带孩子的快乐,只是临时客串,角色转换太慢,手生。坚持让爸爸带孩子,他也会带得很好,网上也有不少奶爸分享自己的带娃经历,比妈妈带得还好。
如果家里是妈妈带孩子为主,一定要留一些时间给爸爸,指派一些特定的任务。比如让爸爸带孩子去运动,带孩子玩智力游戏,带孩子做一些机械手工。爸爸做擅长的事情,做得开心,孩子还能培养得很好。
《父性》中提到:“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所以,一定要让爸爸参与带娃工作,爸爸妈妈一起带孩子,孩子更出色。
总结来说,爸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能提高孩子智商外,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坚强、更自信,同时减轻妈妈的压力,缓解焦虑,使亲子关系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