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毫升”听成了“40毫升”,1岁孩子被老爸灌下10倍退烧药

孩子发烧了怎么办?不少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喂退烧药!但用药讲究剂量,一旦掌握不好可能造成可怕的严重后果。近日,江苏宜兴市就有一位马大哈爸爸,因睡意朦胧不在状态,搞错了退烧药的剂量,给1岁孩子服用了超出正常剂量9倍的布洛芬混悬液。所幸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孩子转危为安。

“4毫升”听成了“40毫升”,1岁孩子被老爸灌下10倍退烧药

宋溪 制图

家住宜兴市宜城街道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凌晨1点多,她一觉醒来发现儿子小宝浑身滚烫,一量体温,腋温竟达到了38.8℃。

想到孩子白天就有鼻塞、流涕等症状,李女士觉得可能是因为小宝午睡时吹空调受了凉,但当时家里人都未重视,没想到半夜孩子就开始发烧了。

李女士一边抱起哭闹的孩子,一边赶紧推醒熟睡中的丈夫,让他去药箱里找退烧药给孩子服用。然而,睡眼惺忪的孩子爸爸,误把妻子说的“4毫升”听成了“40毫升”,用药盒里自带的小量杯,给1周岁的儿子喂了40毫升布洛芬混悬液。

等李女士察觉到孩子不对劲的时候,小宝已经开始大汗淋漓,吓得夫妻俩不知所措,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急救。

医生在了解病史后,立即予以催吐、洗胃、补液等急救措施。所幸救治及时,孩子没有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最终安然无恙地出院。

儿科医生表示,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常用的儿童退烧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如果过量服用,不仅会导致孩子体温降得过快,出现大汗淋漓甚至虚脱等现象,还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

医生提醒家长

给孩子用药一定要细心谨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

每次给药前,都要仔细核对药名、剂量和服用方法,并且绝对不能自作主张将成人药减量后给孩子服用。

此外,平时应当妥善保存家中药品,最好放在高处或加锁保管,切忌用饮料瓶盛装农药、杀虫剂等有毒液体,谨防孩子误服发生意外。

延伸阅读:求证!“头孢就酒,说走就走”真的吗?

抗菌类药+酒→死亡,镇静催眠类药+酒→死亡,感冒药+酒→肝脏损伤……临近春节,应酬、聚会频繁。近日,一则“春节来临,医护人员送给朋友们的温馨提示”开始在微信和朋友圈中疯传。按照这则温馨提示,“药+酒”的组合堪比“毒药”,严重的甚至可能还会致命。

网传“头孢就酒,说走就走”果真如此吗?北京市药监局表示,“有所夸大”。不过,也警示人们,用药期间确实要避免过量饮酒。乙醇(酒精)进入人体后,可能会改变很多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方式,加强或减弱药物的药效作用,导致药物性损害。

“头孢+酒”,可能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如出现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少数严重者有导致猝死的风险。

服用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咪达唑仑等镇静催眠类药物期间饮酒,会增强这些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出现头痛、嗜睡等不良反应,少数严重者有可能危及生命。

“降糖药+酒”,也不仅仅是可能导致低血糖。例如,格列美脲片的说明书中提示:急性或慢性酒精摄入可能以某种不可预知的方式增强或者减弱格列美脲片的降血糖作用。

对于降压药,饮酒不仅可以增强氢氯噻嗪、硝苯地平、贝那普利等药物的降压效果,也有可能减弱普萘洛尔的药效作用,加之服用降压药的人本身血压就不稳定,服药同时饮酒,不仅会增加低血压的风险,而且也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酒精均可以刺激胃酸大量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出现糜烂、溃疡,甚至胃出血,二者不可同时服用。

饮酒可以影响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增加肝损害的风险。

“抗抑郁药+酒”,也不是都会产生不良反应。例如盐酸舍曲林片说明书中提到:“每日同时服用舍曲林200mg不会增加乙醇、卡马西平、氟哌啶醇或苯妥英对健康受试者认知功能和精神运动性活动能力的作用,但不主张舍曲林与酒精合用。”

“网传的提示,其实有点儿绝对了,不是A+B就一定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但酒精会与许多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北京市药监局提醒,服用药品应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注意其中的用法、用量、禁忌,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春节期间,服用药物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对乙醇敏感者,要特别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避免饮酒影响药效或者引发严重后果。

来源:杭州交通918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3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42 字。

转载请注明: “4毫升”听成了“40毫升”,1岁孩子被老爸灌下10倍退烧药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