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父亲节,关爱父亲的健康,从守护“生命腺”做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定伟教授日前指出,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全球男性泌尿肿瘤中位居第一,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而在我国,超过2/3患者初诊时已属中晚期或局部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晚期前列腺癌的致死率也相对较高。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而中国公众早期筛查意识薄弱,是前列腺癌致死率高于欧美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防治前列腺癌请记住“三早”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别看只有栗子般大小,却被称为男人的“生命腺”。前列腺癌早期一般无症状,随着肿瘤发展,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潴留等症状,又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容易误诊或漏诊。在美国,九成的前列腺癌是通过筛查发现的,而在我国,前列腺筛查远远不足。“早筛、早诊、早治”对防治前列腺癌意义重大。
早期筛查捕捉癌变的“蛛丝马迹”
前列腺癌筛查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直肠指检。是指由医生将手指伸进肛门,感受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二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相对来说,直肠指检,痛苦程度和羞耻感较强,公众往往加以避讳。而PSA筛查只需抽血检查,更加方便,痛苦感更小。普及PSA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尽早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推荐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清PSA筛查,检测结果作为临床监测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提示前列腺恶性病变情况,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一次PSA筛查
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PSA筛查。前列腺癌高危人群主要指有前列腺癌家族遗传史的男性,则应从45岁起每年坚持做PSA筛查。血清PSA>4.0μg/L是PSA筛查指标的临界值,如超过这一指标的人群,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男性进入中年以后,需重视自身健康。除了定期体检之外,还应注意合理膳食,尽量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不吸烟、不酗酒,注重体育锻炼,避免久坐,建立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全程管理和精准治疗是前列腺癌防治的关键
一般来说,早期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较好。一旦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基于多学科协同的内分泌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叶定伟教授指出,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的诊疗一体化对前列腺癌防治很关键。同时,前列腺癌的治疗还趋向于精准化,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肿瘤医院“精准医学门诊”,泌尿肿瘤患者或对遗传性泌尿系统肿瘤有疑问的患者、家属,可获得相关的基因检测报告解读和精准治疗咨询服务。
同时,精准的影像学检查,能够尽早确诊转移病灶,帮助患者争取接受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机会,从而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叶定伟教授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多学科综合诊疗研究成果,近日在美国癌症协会官方期刊《临床肿瘤研究》发表。此项研究证实,精准PET/CT能够有效发现传统影像检查未能发现的前列腺癌转移病灶,并基于精准检查发现的转移病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大幅度提升前列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期。对此,叶定伟表示,在多学科团队的科研和临床紧密推动之下,后续国内不同病程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治会迎来更多机会。
事实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直走在我国前列腺肿瘤防治的前沿,引领学科发展。得益于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凭借卓越的科研和成果转化能力、丰富的手术实践经验,并充分发挥MDT多学科综合诊治的优势,给患者带来了更多获益和治愈希望,2019年累计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82.6%,超越全国平均水平。
(潘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