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儿
朋友圈的妈妈们已经持续近半年的时间来分享自己追捧各路育儿观念的了。然而大部分人还是没能好带孩子。
正如:听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为什么呢?在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大致地分成了两派:
李玫瑾,犯罪学专家,精通相关心理学,着重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因此建议从小预防犯罪。
尹建莉,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在主要研究的是家庭教育。
对比两个人的基本情况,这两个人虽然都发表有关于育儿的理念,但目的和方法大相径庭。
一、“亲李派”追捧的观念是什么?
她的观点一出来,很多因为带娃苦不堪言的父母仿佛看到了救星。
在这些人中,他们的孩子大多数不服管教、犯过严重错误。还有一些人的孩子可能现在已经成年了,家长们回想曾经的种种,发现教授说的正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因此深信不疑。
我找到了她的一些热门观点:
“孩子六岁前得管好,否则等到十四岁以后你再想调教,他就会出走,轻生。”
“一个幼年没有被好好对待过的孩子,别盼望着他长大能够善待社会。”
“爱说话的人都不暴力,不爱说话的人,才暴力,……动手的都是不爱说的,他说不出来,才会动手。”
她的观念还有很多,涉及到各面。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她的观念出发点都是在孩子心中已经预设了一个“坏孩子”的形象,只要没管好,那这个负面的形象就会显现出来。在她的观念中,很多都是非此即彼的答案。
这源于她的工作——对犯罪心理的研究。
李教授的观念,在她设定的那个场景中看上去准确无误,未雨绸缪。但是,这些育儿观念是存在一定局限的。那就是,它只适合于那些很小就开始显露一些犯罪特征的孩子。
如果孩子不爱说话就是很暴力的人,那我都不知道,我小时候身边藏了多少容易打人的人。
性格和犯罪有关,但不起决定作用。很多人直接使用她的办法去管教一些很正常的孩子,自然不起作用,甚至还会出现反面效果。
二、“亲尹派”追捧的观念是什么?
“我们把善意给孩子,他们也会用同样的东西回报你。”
“孩子犯了小错误,即使你不说,他也会因此感觉不好意思了。”
这样来看,她和李教授的观念几乎南辕北辙。尹老师认为,小孩子都是美好的,是很容易被感化的。
但是,这种理念只适合在那些天使宝宝身上用用,不然不会起到什么好效果。
三、为什么我要建议你有自己的主见才听别人的意见
两个人的观念各有利弊,侧重点也不一样。李教授更倾向于让大家管理出一个守规矩的孩子。尹老师更偏向让大家把孩子培养得温文尔雅。
这两种观念显然不适合用在同一个孩子身上。
如果你的孩子是个“恶魔”,你可以去听前者的。
但如果孩子本身就很乖,你却听多了看多了未成年犯罪的消息,想借此预防,没有什么必要。那样做只能让子女觉得你在控制他。
因此,后者才是这类孩子的更好的选择。
教育孩子也要对症下药,像个屋头苍蝇一样看谁火就听谁的,还不如不听。
一个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大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
知道自己的孩子问题是什么,哪种方式更适合他。一味把专家的看法硬套在你的孩子身上,不可能教育出理想中的孩子。
没有主见的家长,可能今天看到这个人的办法好就这样做,明天看到那个人的建议不错就那样做。带孩子找不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模式,永远无法取得成功,毕竟孩子是你自己的,还会有别人比你更了解他吗?(作者:mar106)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