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病14字:吃得太饱生内热,穿得太暖感外寒

小儿生病14字:吃得太饱生内热,穿得太暖感外寒

现在的妈妈们最怕的是孩子营养不良、吃苦受冻,却不明白衣食无忧、白白胖胖的孩子何以那么娇气、爱闹病?其实,原因正是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了。小儿生病,归结起来就14个字:吃得太饱生内热,穿得太暖感外寒。

“牢记“三分饥与寒”

“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和寒”。这句俗语出自明代医书《万密斋》,是小儿日常保健的常识,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然而,对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多数城市家庭来说,给孩子吃饱穿暖早已不成问题,如今的孩子简直就是被极其丰富的衣食所包围。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想得起这句俗语?

“小儿天生三脏不足、两脏有余

小儿生病14字:吃得太饱生内热,穿得太暖感外寒

中医所讲的人体五脏中,小儿天生三脏不足、两脏有余,是指:脾常不足、肾常虚、肺常不足,心、肝两脏有余。

小儿脾胃运化功能不好,虽然需要水谷营养,却不能多吃,吃多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小儿肺很娇嫩,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引起诸如咳嗽、哮喘、发烧等肺部炎症,故小儿不能受凉感冒。但穿得过暖,孩子容易出汗,出汗后反而容易受凉。

因此,小儿生病大体为以下两种:一是风寒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二是食物积滞引起的消化道疾病;70%以上的小儿疾病都集中于呼吸道与消化道这两大系统,原因正是家长对小儿溺爱,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而且小儿咳嗽、哮喘、肺炎往往容易反复,不易痊愈。

由于脾脏和肺脏的功能没有健全,最终就会影响到肾,使小儿的肾脏发育受到影响,出现个子矮小、身体瘦弱等情形。

“西医也是这么说的!

小儿生病14字:吃得太饱生内热,穿得太暖感外寒

西医也有同样的主张,吃得太饱容易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荷,无论是胃肠道的蠕动还是分泌的消化液,都不能满足过多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容现肚子胀、肚子疼、腹泻等问题。况且,吃得过饱会刺激胃肠道血运加强,从而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孩子穿得太暖,出汗后就容易受凉感冒,感冒还会引起诸如肺炎、心肌炎等多种并发症。

“孩子穿衣摸后背!

不少家长认为,小儿要多穿,要穿得出汗才行。殊不知,孩子穿得太多或经常出汗,毛孔处于扩张状态,很容易受凉生病。所以说:“要想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孩子的衣服应根据季节变化来增减,因为他是纯阳之体,天生就具有火力,不需要捂着。

小儿生病14字:吃得太饱生内热,穿得太暖感外寒

尤其秋天本应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一捂反而容易上火生病。在同样的环境里,孩子穿的衣服比大人略厚一些就可,用手摸摸孩子的后背,如果暖暖的且光滑无汗就表示穿得厚薄合适。

在冬季,上身可以选择棉质内衣、毛衣。如果不是太冷,就穿一件比较厚的开衫外套;如果冷,就加一件棉质或羽绒背心;更冷,可穿羽绒外套。下身除内衣之外,可穿厚一点的外裤,并根据天气情况增减毛裤。

对于好动的孩子,在活动和玩耍时,应视情况脱去外衣,以便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停止活动了应及时穿上衣服,以免受凉。宝宝的保暖以腹部、腰部和足部为重点,头部相对来说并不需要捂得太多,除非是在寒冷的室外。女孩子的外裤,应选择圆裆为佳。在没学会使用拉链前,男孩子的裤子最好不要用拉链。

婴幼儿的肌肤比较娇嫩,且体温调节敏感度较高,体温变化较快。因此,衣着宜以柔软、舒适、保暖和透气性较好的棉质为佳。别给新生儿穿或用阳气偏热的新棉衣被褥。小儿的腋窝、腹股沟、颈部、窝部等皮肤褶皱处和出汗较多的部位,更要注意衣物的柔软。并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家长要及时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磨损和破溃。

“孩子饮食要注意酸碱平衡!

小儿生病14字:吃得太饱生内热,穿得太暖感外寒

饮食要注意酸碱平衡,鱼肉禽蛋米面为酸性。蔬菜,水果,豆类及制品为碱性。人体内存在自动调节酸碱平衡系统,只要饮食多样化,吃五谷杂粮,就能保持酸碱平衡;小儿饭前喝少量的汤,好比运动前做热身活动,使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能使小儿很好的进食,饭后也会感到舒服。

孩子要吃好早餐。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的好坏关系到小儿生长发育。如不注意,小儿在上学时就会迟钝、精力不足等保护性抑制,发生低血糖。全日总量摄入中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午餐前不要让小儿饮纯果汁,果汁易于吸收营养丰富。但午餐前40分钟不要让小儿饮果汁。因这样小儿在午餐时会少吃一些主食,而一日之内摄入量并无增加,失去的却是在正常午餐中所获取的营养。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70 字。

转载请注明: 小儿生病14字:吃得太饱生内热,穿得太暖感外寒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