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刻:残酷战争下的童话物语

  平静的海边村落,徐徐微风伴随着洁白的云朵,海角村一年四季都有着趣味盎然的小风景,这是属于日本的独有的风物诗,一切都是那样纯美和干净。海的颜色,山的形状,干净透明的文字如涓涓细流一样细细温润着人心里的种种。

  壶井荣笔下的大石老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和抚子,轻轻飘落的樱花瓣下,洋装和自行车的新式搭配显得十分洋气,“疯丫头”是她留给海角村的第一印象,这个新老师好似一缕清风为偏于海角一隅的村落带来新鲜活泼的气息。随意发出的几句牢骚也是那么生动可爱,而受委屈落下的泪水更显得真实亲切。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一个温柔善良的老师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每当大石老师亲切的笑容浮现于脑海,就会有一种当小学老师的冲动。越发觉得成年人有责任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我希望用自己的爱给更多人的童年注入温暖的力量。而且不管是对自己最亲切的人,还是陌生人都要尽可能的给予温暖与善意,这也是从大石老师身上学到的品质。

  孩子的心灵是世间最最美好的东西,琴江、松江、松鸡、富士子,让我也好似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仿佛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作者用真诚的笔触抒发出我们都曾有过的童年情怀。她们的欢笑与泪水都让人陷入深深地回忆之中,原来我也曾有过那样天真烂漫的年少时光。回想自己读小学时,也有过无数次想要远行的想法,类似于“油炸豆腐面”的食物也深深地植根于在味觉记忆之中。豆腐屋、木匠铺、杂货店,嗒嗒的木屐声混合着海潮的清香,作者用平静的笔触描绘着这个贫困但祥和的小村庄,朴实的劳动人民在苦难的境遇中也有着独特的生活情操。如果没有战争,这将会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田园协奏曲。

  记得有人说过,人终其一生的事业,就是在整合童年时期业已形成的性格。

  简单真诚的女老师,二十四只清澈纯真的眼睛,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命运起伏不定却使得他们都遭受了磨难和坎坷。伴随着时代的潮流,海角村温情平静的日子一去不返。每一个小孩子都有着不可思议的能量,二十四只清澈纯洁的眼睛日后会闪现出什么样子光芒?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治安维持法,不懂得每日报纸上出现的新消息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他们渐渐的不想种菜、做豆腐、打渔,不愿成为科学家、律师、医生,所有人几乎都梦想以一名军人的身份奔赴沙场。是呀,在那个军国主义盛行的年代,当兵比一切都来的实际,人们对于荣誉的渴望已经变得扭曲,强权的压制下人们心理已经变态,这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原本朴实稚嫩的孩童竟然浮现出好战喜功的军国主义意识,让读者心里不觉一阵发紧。

  我觉得壶井荣是一个非常具有同理心的作家,她并没有大力渲染战争的破坏和惨烈,而是通过看似普通和平实的日常生活对战争做出悄然的反抗。日本岛国的风景秀丽小巧,而日本的国民性格也十分纤细敏感,壶井荣在战争这一个宏伟沉重的命题上并没有做什么大气磅礴的描述,她从平凡的小学老师和普通孩子们的角度来诉说战争给民众带来的不幸,让人觉得真实可感。是的,伟大著名的人物固然值得歌颂,但是平凡的小人物的生活难道就不值得关注吗?

  在读《二十四只眼睛》的时候你会多么渴望这里一切都不会发生,一切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无论好的,还是坏的。但其实平静的生活下面却是暗流涌动,孩子和大人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离家远行、亲人去世、被迫辍学,直至最后在异国他乡付出年轻的生命。昨日还在欢笑的笑容今日就以化为泥土,仓促的令人猝不及防。晴空之下,为什么给要发生那么多悲惨的事情?这更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整部小说之中大石老师的柔软和清醒仿佛是无边黑暗中的一缕阳光,她对待战争的态度是朴素的,这也代表着日本民众对本国狭隘民族意志的反思和忏悔。

  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壶井荣沟通了中日两国普通民众的情感,在《二十四只眼睛》中温暖与残酷交织,美好和罪恶并存,人生中遇到的所有挫折在它笔下都化作淡淡的耳语。作为农村的孩子,干活流汗是是生下来就会的技能,柔弱矮小的身躯上承载着命运赋予他们的责任,死了不幸、活着不幸,战争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是作为一个平民在能力范围之内无法解答的难题,也是留给全人类的难题。

  激荡的历史时代总算已经过去,再次踏上分校讲台,“小石老师”变成了“爱哭鬼老师”,回忆多年之前这里纯真可爱的12个孩子,命运让他们尝尽了生活的百般滋味,大石老师流下了百感交集的眼泪。老师的泪水中夹杂着对过去的缅怀、对新生活的憧憬,不过这种复杂的情绪现在讲台下面的学生们是不知道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904 字。

转载请注明: 豆瓣一刻:残酷战争下的童话物语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