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读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年

肺炎在全球肆虐。在人心惶惶之际, BBC给全球宅家人民请来了精神导师——“诗圣”杜甫。杜甫被BBC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以中华诗歌纪录片的方式,轰动了西方世界。它就是英国人民的治愈片子——《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年少读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年

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我们跟着历史学家伍德到访中国,重走杜甫生前足迹,整整1200多年路程。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回溯了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一夜之间,眼看着杜甫在战争、自然灾害、腐败、疾病、丧子里,还能坚韧活着,还能悲悯众生,还能坦诚坦荡,全球人民认同了BBC给杜甫的赞誉:

“世上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

年少读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年

其实我们也在好奇,为什么这个称誉跳过了能上天揽月的天才李白,去到了我们年轻时读不懂的杜甫那里。BBC在片尾给出了答案:

在东方,人们往往只把他看作一位诗人;但在西方,我们没有类似杜甫这样的人物,通过文字把整个文明的道德情操都表现出来了。

杜甫之所以打动如此多的西方人,绝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中国国宝级大师,而是他的追求,穿透地域、文化、民族,真正的爱天下人。

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足以证明,这位1200多年前的大师,不问西东,无问古今,给予苦难者最善的慈悲。大道至简,殊途同归,天下一家,世界大同。不得不说,这是中华文化输出的又一次大捷。

年少读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年

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杜甫是良知的守护者:在动荡现实里挖出潜藏良知,为疫情危机中的人们提供信念。可对普通人来说,他,只是千千万万个成年人的缩影。

人生实苦,被现实一再碾压,他没有退路,只懂热爱世界。这份热爱,不是逃离或者吃喝玩乐,而是直面痛苦,硬生生活成一个现实主义大师。

他死磕了一辈子,客死异乡时,还无房遮瓦,无子送终,无人问津,以失败者自居: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对人间最后一眼,停留在: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这颗遗珠被挖出后,人们才开始读杜甫,火得连文坛大号韩愈都成了杜甫代言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可在50年前,谁又会知道,在群星璀璨的时期,他这颗星星,临终时连光都发不出,还为“生而为人,碌碌无为”而感到抱歉?

七岁当神通,九岁写得一手好字,十四岁参加名流诗人酒会,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嫉恶如仇,在红尘里自在痛快。一句话,年轻的杜甫就是翻版李白,轻狂洒脱!他梦想远大,准备以笔为剑,助皇帝一臂之力,给老百姓搭把手。

年少读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是盛唐国难的哨声,却是惨人杜甫辉煌余生的起点。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二是踌躇满志。从44岁逆袭,到59岁离世,晚年杜甫很忙,忙着以诗为剑,记下这兵荒马乱里“吃人”的瞬间。

他踌躇满志,但没有愤愤不平,既然官场不要,那就将满腔热血,托给一对辣眼,一颗柔心,和一双沾满了血淋淋现实的双手。

黑暗里,他无数次挑灯夜战,强撑着肺炎、疟疾、痛风、眼疾、糖尿病、偏瘫的病体,写了1400多首诗,徒手写下了唐朝史记。

年少读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年

这里头有王朝的表面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有庶民撕心裂肺的痛苦,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有妇人家破人亡的绝望;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有朋友离世的孤独: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有良民无家可归的迷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有人生无常的叹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有对时代英雄的惋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他把自己和百姓的血泪都揉进了诗里,即便世间不公让他郁郁不得欢,可他终究没成为愤青。

小说家巴尔扎克说,在人生的大风大浪中,我们要学船长的样子,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正如杜甫,他把世态炎凉,人间正道是沧桑都扔在了诗里,才让他步履蹒跚地走完人生全程。

站在了山顶,想起了曾经想一览众山小的少年,默默陪伴的妻儿,游玩同乐的李白,百姓安乐的盛景,人生实苦,他把58年的起起落落都交给了长江: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年少读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年

还没等到天下寒士俱欢颜,没等到知音,杜甫长眠长沙,他终究没等到答案,没看见曙光,更听不见1200年后,全世界对他的呐喊。

他唯一知道的,是他无愧良心: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提起杜甫,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消瘦、双眉紧蹙,忧心忡忡,但又昂首向天,坚韧不拔的老人,拄着拐杖从茅屋蹒跚走来。

年少读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年

有人说,李白没有暮年,杜甫没有青年。浪漫潇洒使李白没有暮年,忧国忧民和世态炎凉使杜甫没有年轻过。在现实里,年少时我们喜欢李白,满怀热血闯天下,洒脱率真;可越到中年,我们越喜欢杜甫,读懂了他世态炎凉的人生之秋。

杜甫是人中奇才,执迷人间,深沉通透。他活得够久,挣扎得够彻底,才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人一生的命运,必须纵向看,才能看出端倪,活到最后才知谜底,谁又说不是呢?

初识不知诗中意,再听已是诗中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108 字。

转载请注明: 年少读不懂杜甫,读懂已是不惑年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