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苏河,让“城市记忆”生动立体

漫步苏河,让“城市记忆”生动立体

“四行来觅英雄气,浩浩苏河波未平。”电影解说员余锦熠用左手缓缓摸着苏州河畔栏杆上的铭牌,一字一句地朗诵着这些来自市民创作的诗句。由于双目失明,余锦熠以前只能“闻一闻”苏州河,如今能通过更多人性化设施沉浸式地体验河畔风景。

静安区不断推动苏州河滨河公共空间的文化提升。继上海总商会段之后,苏州河四行仓库段昨天全新亮相。从西藏北路至乌镇路约400米的路段内,滨河公共空间内就增添了不少新的“打卡点”——路面铺装复刻着历史商贸特色街区版图,滨水栏杆上镌刻着市民以苏州河为题创作的诗篇,还有一排排印着有声书二维码的座椅……由四行仓库延伸的抗战精神和爱国精神印记,正投射于河畔一个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公共设施上。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晋元纪念广场、交通银行总行仓库、上海大陆银行仓库等仓库旧址坐落于四行仓库区段内,它们记录着中国商贸文化与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这一区段内的设计,大多与传承爱国精神、红色文化息息相关。四行仓库区段称得上苏州河静安区段的特色滨河节点,但亮点远不止于此,无论是已经完成的上海总商会节点,还是即将完成的蝴蝶湾公园节点,都以独到的内容为这条母亲河“提亮”。

事实上,苏河湾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始终贯穿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未来将通过一系列文创产业、惠民服务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生活方式。据静安区文化旅游局调研员张众介绍,“十四五”时期还将挖掘更多故事、以丰富文旅活动装点河畔。位于新闸路613弄12号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正在进行修缮,预计今年上半年开馆;位于山海关路339号的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也在“修旧如旧”,并对展陈方式进行数字化创新。这些静安区段内的红色场馆,不断活化党史故事、发挥旧址溢出效应,提升苏州河岸线公共空间文化品质。

每一区段的苏州河,都诉说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北岸西起远景路、东至河南北路,南岸西起安远路、东至成都北路,长为6.3公里的静安区苏州河岸线致力于打造成“可骑行、可游憩、有历史、有故事,诗意栖居”的河畔空间。

去年底,在采用“陆域栈桥+地面步道”方式后,静安段沿线唯一断点实现结构贯通。滨水空间慢行休憩,离不开充足空间。静安区打造了约10米宽的整体式慢行公共空间,在北岸共和新路以东段禁止机动车通行,并将原先机动车道纳入一体化慢行步道。

内容来自新华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53 字。

转载请注明: 漫步苏河,让“城市记忆”生动立体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