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又一次和您见面,探究历史,悟出道理。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卷轴,我将带您一起探究这段历史。
难怪贾宝玉未能和黛玉走到一起,两句话,道尽了他们的隐忧。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这一对才子佳人,在那浊世里显得那么特立独行,为世所不容。但他们却不为外界所动,依然我行我素。比如宝玉的重女轻男,黛玉的高傲孤洁,何曾因别人的眼光有过半分改变?
每一个读《红楼梦》的人,一开始都对宝黛之恋抱有极度的期待。即使后来黛玉夭亡,也不乏很多人心中依然抱有那种想法:为何贾宝玉不早点娶了黛玉,那黛玉的病不就有了转机吗?要知道,黛玉的病,主要还是心病,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黛玉的心病,不正是对自己和宝玉婚恋的担忧吗?
虽然说,这只是一部小说,里面的情节,都只是曹雪芹所设计的。但透过这本小说,也不乏很多人生之感悟。比如我们常说的“一语成谶”。
所谓“一语成谶”,在古代,更多是文人之间、尤其是诗词写作者之间,一些无心的话、不吉祥的句子,本来是写一个虚拟的场景,日后却真实反应在作者自己身上。这不,宝黛之恋,在《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文章里,就有过多次“不祥之语”,那些言语到后来,都可以成为宝黛之间的“一语成谶”。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宝玉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儿诔”。
晴雯被逐处大观园后。其实,当时的晴雯虽然身上病重,倒还远没到死的份上。我们可以说,晴雯本可以不死。可为何不到几天就香消玉殒了呢?这还是宝玉的原因。晴雯的生,是为了宝玉而生,被逐处大观园本身没有问题相对来说,晴雯还获得了自由。但我们切莫忽视,晴雯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彻底断了和宝玉之间的念想。这才是晴雯没几天就死了的原因。
晴雯死后,宝玉百般心痛,总觉得要做点什么。为此写了诗填了词,还有过挽联。都觉得不尽如人意。最后,决定写一个篇幅大点的“诔”来祭奠她。写成之后,还专门找了个芙蓉花,准备了素酒香烛,诵读“芙蓉女儿诔”。
宝玉诵读的时候,刚好黛玉也来了。倾听之下,觉得文中有很多不妥之处。要知道黛玉对诗词的造诣,在大观园里当属第一,宝玉平素也极力推崇。
两人一番推究之后,最后的焦点就落在“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一句上了。按照黛玉的说法,“红绡帐”不但俗气,还对晴雯有亵渎之意。我们想一下,红绡帐里的情景,是不是提示宝玉晴雯之间的不明不白?宝玉对此也坦然承认。
于是,几番商榷之后,改成“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了,黛玉之改,其实也正是在暗示自己和宝玉之间的爱恋之情。“茜纱窗下”,不正是潇湘馆黛玉的居所么?
如果就这么定稿了,那也就没有什么,晴雯没了,黛玉还在。我们常说晴为黛影,影子没了,就该轮到主人亲身上演了,这对宝玉来说不也是天大的好事么?
可惜,宝玉这个二愣子,最后竟然“灵机一动”,将好好的一句改成“茜纱窗下,我本多情,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记得当时的黛玉就有勃然变色之举。只是也还是忍住了。
这么一句赤裸裸的当面“你我”,要是好兆头,黛玉或许还会娇羞不已,说几句推诿的话。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潇湘馆的茜纱窗下,(宝玉)我虽然多情,天下的黄土垄中,(黛玉)为何如斯薄命?这不正是暗示着日后宝黛之间的无果而终么?更严重的是,还直接指出了黛玉的薄命早亡。你让黛玉如何不“勃然变色、心有戚戚”?
后来的一切,也正是按照宝玉的文章来发展的。黛玉早死,宝玉另娶,也真正验证了“茜纱窗下,我本多情,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之句,活生生的一语成谶啊。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知道这段历史是否让您有所触动,以史为鉴,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