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文旅新地标·盐道遗珠⑦太平镇:出川入黔的水陆盐道(中)
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古蔺县太平镇,位于赤水河中游西岸古蔺河与赤水河交汇处,古名“落洪”(也称“乐共”,乐与落、共与洪均为通假字),它与土城之间的赤水河中游水路,早在秦汉时就已通航,太平镇也成了古代由土城通往昆明和越南的必经地,其路线大致是:土城、太平渡(永乐)、镇龙山、赤水河镇、毕节、赫章、宣威、昆明、文山和境外越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土城还出土了一批明代和清代的越南钱币,证明这条古代丝绸之路“样舸道”(夜郎道)的存在。
《古蔺县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介绍,三国时蜀汉大将马忠,就是沿着这条路线将庲降都督府从土城(平夷)迁往赫章可乐(味县)的。太平镇右侧三华里处的九溪口(赤水河西岸),二十多年前曾在这里发现一座东汉墓葬。沿着赤水河西岸的两山脊间,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溪(九溪河),再沿小溪可见一条古通道,由其南端的土城乡炉缸嘴东渡赤水河后通往仁怀市合马镇。这是一条宋代就已开通的运盐古道和南丝之路古道,宋代播州西部地区出产的茶、马和丝绸等很多就是从这条路线运抵太平渡,再顺着赤水河往北运往泸州的。
太平镇,是川南历史上因盐而兴的名镇。
《古蔺县志》记载,历史上,贵阳府所属食盐有两个来源,即“川省自流井、贡井载至仁怀县属之猿猴发卖;川省射洪县载至綦江县发卖,均系黔地小民到彼,零星接买,马载人挑,分途运售,自猿猴至省计程十余站,自綦江至省计程二十余站”。
明末清初,因川盐入黔的交通需求,官署在太平镇设立了一个水路驿站,众多盐商涌入太平设号,商贾云集,贸易繁忙。太平渡口船只胪列,桅樯如林,号子起伏,物畅通流,古镇逐渐繁荣。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太平已成为川黔滇地带极富盛名的商贸枢纽。
2016年夏天,我们在太平镇采访时,在赤水河红军纪念碑边听到断断续续的号子声。原来,镇上居民为参加民俗文化节在排练节目。“使劲拉过险滩哟……”“喔着着,喔着着……”曾担任镇上船舶管理员的杜树清老人还哼起一段赤水河船工号子。“赤水河号子普及得很,贵州人也唱,老辈子几乎人人会,那是陪伴着我们祖祖辈辈的劳作工具。”他说。
杜树清看样子是这个民俗表演队的“导演”。他告诉我,他爷爷过去是赤水河一带有名的船老大,在惊涛骇浪经历过九死一生。那时河上的船舶,大多是“盐船”,包括中圆棒、五舨船、黄瓜皮(炭花船)、麻叶鳅等。下水航行,主要装载生铅、硫璜、煤炭、毛铁(生铁)等土产,直达合江。上水航行,主要运载川盐。船工水手的配置,一般是每船载重5吨,配置船工1人。陡急滩前,同行船舶船工合力同拉一船,依次上滩,名曰“换中”。无船换中,则另雇当地农人协助拉纤,称“拉腰滩”过滩。上水牵挽困难,下水航行更凶险。
赤水河流经太平镇一带,滩陡水急,舟行维艰,一不小心就会船毁人亡。于是,杜树清祖父发明了一种牯牛船和鳅船(麻叶鳅)。
牯牛船又名梭耳船、艄船。底皆夹板(双层),结构坚实,干舷较高,能经受急浪冲击。牯牛船不用舵,船头船尾,都是用艄。船中小台,高约五尺(约1.7米),司舵者居其上,作为后驾长(后领江)驾船的的蹲板。这个操作大艄的平台,远比用舵船舶的蹲板要高、站在这个高高的平台上,从滩的上方就看得见滩下,正确操作,安全过滩。
赤水河河面狭窄,水急滩陡,放船下滩,船只必须操纵自如,稍一迟缓,便会糜碎土沉。为了保证安全,牯牛船结构特殊,船尾歪侧,遇到紧急情况,船头掉向特别灵活。因又称作“歪屁股船”,与航行乌江的歪屁股船儿,颇相近似。
穿过古蔺县城的古蔺河在太平渡(太平镇)汇入赤水河,形成一个重要码头,历史上进出古蔺的货物多在这里下船。天平镇上也有盐号若干,巨大的人员聚集和消费,促进了场镇的兴旺与繁荣,四面八方的商人,前来经营贩运盐、酒、布匹、百货、木材、山货土产生意。太平镇这处小小码头,也发展成南丝路支线“牂柯道”上的重要集镇。
《古蔺县志》介绍,旧时太平镇一带的背盐工十分活跃,民国后期到解放初期,每年由赤水河运往茅台镇的盐大约有上万吨。盐运的发达也带动了茅台镇商业的发展,因此茅台镇一度改名为盐商镇,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诗句。特别是在盐运的推动下,茅台镇生产的美酒也通过盐商远销各地,声名远扬。以1952年为例,为了鼓励盐运,政府规定“无论人背还是船运,每运盐至70到75斤,就可得到其中9至10斤作为奖励。
后来公路修通后,汽车逐渐代替了人力原始背盐。这里的运盐古道和码头才渐渐式微(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