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文旅新地标·盐道遗珠⑫宁厂:明清时的“中国十大盐都” 

成渝文旅新地标·盐道遗珠⑫宁厂:明清时的“中国十大盐都” (上)

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文/图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追逐盐的历史。”八十多年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强先生分析古人类的迁移路径后作出论断,“人类文明是嗅着盐的气息前行的。

作为川渝地区最早的盐产地,地处大巴山深坳的巫溪县宁厂古镇,正在成为向“文旅新地标”迈进——有四五千年制盐史的大宁盐厂在明清时跻身“中国十大盐都”,两千多年前的巫咸先民在危崖上开凿出国内最长输卤栈道,一代代背夫是如何在崇山峻岭中走出千里盐道并留下许多遗迹。这里的历史人文底蕴越来越引起游客的关注。

盐泉流淌     千年盐厂成废墟

重庆巫溪县(古称大宁县)宁厂镇,地处大巴山东段渝陕鄂三省市结合处,坐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中。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狭长崎岖,三面板壁一面岩,古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多系竹木结构,临河而建,下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这些像是从水里长出来的房屋,被称为吊脚楼。

群山环抱的古镇,有一座起源于商周、兴起于秦汉的大宁盐厂遗址。历史上,这座盐厂所产食盐远销秦楚、川陕和云贵等地,明清时更是荣耀成为皇家贡品。如今盐厂早已废弃,空气中依稀散发出淡淡的咸味儿。

成渝文旅新地标·盐道遗珠⑫宁厂:明清时的“中国十大盐都” 

那天早上,漫步在宁厂镇,厚厚的云层开始变薄,一缕阳光从云遮雾绕的山巅探出头来,经过大雨冲洗的大宁河谷,弥漫着潮湿而清新的空气。河水清澈依旧,但早已没有我多年前见过的激流滔滔,更与行舟航运无缘。

印象中,原先这条河随时跳跃着很多鱼儿,夏天发洪水时还可以在浅滩上抓到二三十斤重的大鲤鱼,鲤鱼是从上游孔梁子暗河跑出来的。水流平缓时也能看到一些鱼儿在浅浅的水底待着。深水里的螃蟹、虾米、青蛙、泥鳅就更多了。那时,娃娃们喜欢用笊篱捞虾,手儿巧的还将渔网弄成簸箕形状绑在长杆上,这样可以抓到更多的鱼。

浮动的记忆阻滞了我的脚步,走得很慢很慢,俨然是穿行在时间隧道里,小心捡拾着童年生活的碎片。来到张家涧龙君庙遗址,只见一面小瀑布下有一方小池,池中之水呈褐色,上面泛着白色泡沫。在龙头吐珠石壁上,刻有“宝源天产”四个字。盐池下有个残损的石凿龙头。当地人说,在龙头没被破坏以前,这个龙头的嘴儿两边,一边流的是咸水,一边流的是淡水。

光绪十一年(1885)版《大宁县志·盐井》载:“北宋淳化二年(991),大宁监雷悦创建龙池,于盐泉口安一石龙头,盐泉自龙头流出,注入石池,池前横置木板,上凿三十眼孔”,搁置资源争议,分配给三十户盐商,相当于三十只原始股。

成渝文旅新地标·盐道遗珠⑫宁厂:明清时的“中国十大盐都” 

被开掘使用至少四五千年的大宁盐泉,从岁月的暗洞汩汩流出,依然丰沛灵动,但曾经名动天下的大宁盐厂早已成为废墟,没有一丝生命的气息。除了退休老人背着手走来走去,整个古镇平时都很冷清。

昔日的制盐车间,墙壁颓废,柱头孤立,房梁歪斜。地上,曾用于熬盐的灶、锅、木桶零星可见,锈迹斑斑。牛牛草、巴茅杆、三月莓、老虎刺、马鞭草充斥其间。草丛里,四五只小鸡儿踱着方步悠然觅食。出盐口旧址,有一片白色的东西盖住红砖,我用手一摸,发现这是当年制好的盐粒粘在砖上,经历岁月磨砺,已然钙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明令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继续生产,在亏损泥潭里挣扎多年的大宁盐厂终于停产。目前,盐厂遗址有68眼灶址,保存完整的15眼,制盐厂房近3万平方米。

成渝文旅新地标·盐道遗珠⑫宁厂:明清时的“中国十大盐都” 

如今,居住在镇上的不过两百来人,大多时候坐在河边玩牌聊天,打发日子。守望着被岁月之拳击打得东倒西歪的老房子,一个个老人仰望高山深溪落寞离世。年轻的生命却如红杏枝头般探出墙外,寻找自己的出路。那天在镇上,我遇到两名埋头绣制十字绣的女孩,她们都是盐场职工的后代。面对我的相机镜头,两位淳朴的女孩有点不好意思,用手捂着脸说:“照啥子哦?我们又不像城里的女娃儿长得那么乖。”那位漂亮点的女孩腼腆地说,她手头这张十字绣,是给在深圳打工的男朋友绣的,她打算明年跟他结婚后就出去找点事做(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46 字。

转载请注明: 成渝文旅新地标·盐道遗珠⑫宁厂:明清时的“中国十大盐都”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