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游什么时候能恢复?

一夜之间,地摊经济突然火了。那一股股涌动的出摊热情,书写着升斗小民的“人间世”,大家都要拼命找活路。然而,旅游产业的命运可能还不如地摊经济,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日子也还不如小商贩,毕竟人家支个摊子就能营业。

6月5日,北京宣布自6月6日0时起,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下调为三级,并相应调整相关防控策略,适时开放境内团队旅游业务,中高风险地区除外,按50%限流开放公园、旅游景区和体育健身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所,并视情况动态调整限流比例。北京“开放境内团队游”的消息一出,相关旅游产品搜索量大涨300%,即使顺应了民心,也提振行业的信心。

这个6月,国内其他地区能否放开跨省游?如何进行有效推进?这一切值得追问。业界的声音正汇成一股洪流推向“跨省游”。

01. 开仓放粮,给旅游企业活路

“餐饮”、“商场”、“家政”,乃至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在内的“文化”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只有“旅游”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

当前,“旅游”是可以周边游、省内游了,但基本被周边自由行、自驾游实现了“完美”覆盖,对于旅游企业基本意义不大,收效甚微。

在中央密集释放的“六稳”“六保”强烈信号下,旅游行业即使不算排头兵,也属于第一方阵。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旅游直接就业2826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

这么多人要吃饭、要生存、要就业、要稳定,如果再不开仓放粮,后果不堪设想。当前,旅游企业已经到了承压的上限,现金流面临枯竭、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业务大面积停摆等,问题丛生。

易水访谈了不少资深一线旅游业界人士,现实情况触目惊心,有些观点颇具代表性。比如,广东地区的云贵川地接专线负责人刘志强反映:现在大批旅游企业不是已经倒闭破产,就是在倒闭破产的路上风雨飘摇。大批旅游企业员工濒临失业,大批无团可带的导游、无门可开的营业部集体陷入困境。前段时间和同行交流,都在讨论哪里又有几家旅行社“关门大吉”,哪里又有旅行社门店“改换门庭”,据说广州附近某繁华城区,昔日门庭若市的旅行社门店,至今仍有四分之一的的店铺大门紧锁。当前亟需让跨界做直播、做微商的摇摇欲坠的无团可带的导游们回归本职工作。

江苏地区行业一线资深人士孙志永认为,热闹的五一与大部分旅行社无关。当前形势下,旅行社跨省组团游对抗疫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有组织,可监控,可防护,可追溯,可控流。

毫无疑问,我们抗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付出了很大的经济代价。总体上,我们能够提早走完疫情演变周期,要是不与世界经济整体恢复节奏打个“时间差”,都觉得亏得慌。

当前,国际形势正变得异常复杂,在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的基调下,旅游行业也需要把国内游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这种局面下,只有跨省游适时实现,才能打通国内游的任督二脉。

特别考虑到即将到来的7月、8月暑期旺季,并且多地确认学生暑假并不延期的利好局面下,如果要抓住难得的暑期旅游市场,就请从这个6月开始!

旅游产品是预售型的,需要一个时间提前量。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来说,也需要这个提前量。易水此前针对省内游也说过,与日消品不同,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心理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周期:环视——兴趣——联想——欲望——比较研究——信任购买——满意。

如果这个6月不恢复跨省游,而在暑期市场猛然开闸,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市场秩序问题。更合理的宏观导向是,应该让市场在6月恢复跨省游的经营环境中找找节奏、摸摸感觉。毕竟那么长时间,业界都无事可做,整个产业链、以及具体业务环节都需要磨合调试。

当前,升斗小民生活艰辛,宏观政策上不应该制造障碍,更是在生存伦理上不被允许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11 字。

转载请注明: 跨省游什么时候能恢复?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