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匾额上的“门”是一个错字,为何历代皇帝不改正它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皇宫,其文化意义不言而喻。如今故宫已作为博物馆供往来游客参观,而观察得比较仔细的人可能就会发现故宫中所有带“门”字的匾额上的门都是没有右下角的那一钩的,如此明显的错误,为什么历代皇帝都没有纠正它呢?

故宫匾额上的“门”是一个错字,为何历代皇帝不改正它

关于这个不带钩的门有两种说法,首先来说说第一种:

相传南宋高宗赵构在位年间,皇宫内一座收藏重要档案的宫殿失火了,其中无数文件葬身火海。皇帝得知后勃然大怒,下令严查此事。而有臣子为了逃避责任并平息皇帝的怒火,就借口说是因为殿内匾额上的门字带了一钩,根据五行学的说法,这一钩是火笔,容易引起火灾。

在今天看来,这个说法非常牵强,不过在当时那个迷信思想严重的年代,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借口。于是赵构就这样接受了这个结果,并且下令将宫内所有牌匾上的门字都去掉那一钩,自此,这个习惯便流传了下来。

实际上,古人对于文字上的严谨和避讳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爱看古代电视剧或是相关文学作品的人应该都知道,古代为了避讳皇帝或是长辈的名字会经常故意写错字,甚至直接改名。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帝的兄弟们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而直接改“胤”字辈为“允”字辈。

故宫匾额上的“门”是一个错字,为何历代皇帝不改正它

第二种说法来源于明朝建立之初建皇宫的时候:

众所周知,朱元璋虽说为人多疑残暴,但也是个万分惜才之人。在修建皇宫之时朱元璋发现皇宫内匾额上的门字带了钩,认为这样会给进门的才子使绊子,阻碍他招贤纳士,另外他也约莫是听说过南宋时期的那个说法,于是便命人改掉了原本的门字。

到了清朝年间,为了彰显自己的贤明和节俭,清朝统治者并没有另修皇宫,而是直接沿用了明朝的宫殿,便没有太过改动原本的格局和习惯。而且他们也应该知道原来皇帝的用意并且也是认同那种说法的,就更不会轻易变动了。于是,故宫匾额上的门字就一直这样“错”到了今天。

故宫匾额上的“门”是一个错字,为何历代皇帝不改正它

其实关于这个没有钩的“门”是不是个错字还有待商讨,因为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多种字体里的“门”字都是两边对称的,不存在最后那一钩,包括门的原型也是对称的,最为象形演变而来的文字又怎么会天生带上那一钩呢?直到行书出现,连笔中带了一钩,慢慢地,我们现在写门才多了那一笔。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故宫匾额上的“门”并不算是错字,自然也就不存在“改正”的说法了。

古代的文化和现在还是用不小差距的,我们用现在的习惯就去要求甚至指责古代的做法,对于不同的文化习惯,我们要用更加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比如说这个“门”字,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写的时候带了一钩就说不带钩的门就一定是错的,它会在那样显眼的地方存在几百年都没有改变自然有它的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62 字。

转载请注明: 故宫匾额上的“门”是一个错字,为何历代皇帝不改正它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