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到是怎样横穿长江和黄河的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京杭大运河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运河,其工程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可想而知,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代,需要消耗多少劳动力。不过,也正是因为工程量浩大,仅凭一个朝代的力量,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所以它和万古长城一样,都是历经多年,凭借多方力量,最后才得以成功面世。

修建成功的京杭大运河历经多年,使用至今,成为中国的伟大工程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不过在这期间,它也面临着许许多多需要克服的困难。

京杭大运河到是怎样横穿长江和黄河的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京杭大运河需直面的问题——黄河倒灌,水位落差

京杭大运河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战争频发,人们修建此河道多是为了战争考虑。而后到了隋朝,修建此河道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战争服务,更多是为了国家经济。

因为此时国家相对统一,而最大的问题是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所以一方面希望通过此河道连接南北方的经济,使得南北方的货物流通更方便,另一方面,也方便帝王南下,便于国家管理。

因为国家的地势原因,大多数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的,而京杭大运河作为一条南北走向的河道,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过多条河流。

所以修建之前,首要的事情就是尽可能避开一些河流湖泊。因为这些河流湖泊枯水时,便会往运河中汲取水流,而一旦水量过多又会往运河中注入水流,这样一来,对于运河来说,水量不稳定,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

京杭大运河到是怎样横穿长江和黄河的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虽说运河在修建的过程中,可以避开一些小河流,但是对于大江大河,譬如长江黄河,又难以避开,如此一来,便只能直面运河穿过长江黄河的两大问题。

当时,黄河的河流量大,运河在穿过黄河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发生黄河倒灌,此其一。黄河与长江的水位落差大,货船难以通过此河道,此为二。

京杭大运河到是怎样横穿长江和黄河的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修建运河的两项重要举措——筑大坝、设船闸

当时为了解决黄河的河流量及泥沙问题,古人采取了筑坝的方案。在京杭大运河与黄河的交界处分别筑上拦水坝与拦沙坝。

两者顾名思义,拦水与拦沙,拦水坝的作用在于防止黄河河水倒灌,而拦沙坝的目的在于拦住黄河的泥沙,防止泥沙沉积,影响河道的正常运行。而来往的船只在经过这两道大坝时,就只能依靠人力或畜力将船只拉过,或是将船上的货物卸至另一艘船上,由另一艘船只继续前行。

京杭大运河到是怎样横穿长江和黄河的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而在解决水位落差大这个问题上,古人采取的方案和现在我们在使用的方案差不多,就是设船闸。因为黄河与长江水位落差过大,所以中间必须设多处船闸,才能保证船只顺利通行。而船闸与船闸之间的空间被称为闸室,闸室因为定期开放,所以水位相对稳定。

举个例子,当船只从高水位往低水位行驶时,第一道船闸将被打开,待到闸室内的水位与船闸外的水位相同时,船只便可进入闸室。此时,第一道船闸被关闭,第二道船闸开启,也是待到船闸内外的水位一致时,船只才可驶出闸室。

以此类推,船只逐级过闸,最后成功通过这段河道。而当船只从低水位往高水位行驶时,道理相通,只是程序相反罢了。

京杭大运河到是怎样横穿长江和黄河的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由于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国家的命脉,所以,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运河的修建。而且事实证明,京杭大运河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修建成功之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也掌握了当时经济的命脉。它不仅成为了一条商货来往的主干道,同时也是一条交通干线,从而带动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只是到了后来,铁路修建成功之后,京杭大运河的优势也就没那么明显了,它的作用也在慢慢减小。

不过兜兜转转,到了2002年,它又成为了国家“南水北调”的主要工程之一,它的地位又逐渐上升,成为“南水北调”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京杭大运河到是怎样横穿长江和黄河的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从古至今,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政治方面,它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见证了无数朝代更迭,百姓人家。同时,令人高兴的是,这条运河不仅被我们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成功的进入了世界遗产的名录,被许多人称赞与惊叹。

参考资料:《大运河文化的灵魂》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43 字。

转载请注明: 京杭大运河到是怎样横穿长江和黄河的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