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在山东省聊城市,有一座楼阁因运河而起,因运河而兴,历经六百多年屹立不倒,而且有趣的是,这座楼最初默默无闻,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到了清代却成了皇帝眼中的宠儿,这是那座楼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座运河古阁——光岳楼。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聊城古称东昌府,光岳楼位于山东聊城的古城正中心,是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古城区布局方正,方圆一平方公里,以光岳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纵横交错,古城外围是环绕一周的东昌湖。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聊斋志异》、《金瓶梅》、《老残游记》等,都有关于东昌湖、东昌府的描述。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光岳楼建于明代,自从建造之日起,除了外观整修,内部结构从来没有改变过,如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光岳楼究竟是谁建造的呢?这还要从《京杭大运河》讲起,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运河成了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运河沿线的城市日益繁华,聊城就是其中之一。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当时,聊城称东昌路,元朝末年大将徐达、常遇春,从现在的南京挥师北上征讨元大都,他们沿着京杭大运河向北步步推进,公元1368年二月,常遇春克东昌山东平。
明朝初年,东昌路改为东昌府,镇守将领名叫陈镛,陈镛看到东昌地势平坦,防御上先天不足,于是加紧修筑城墙。城墙修好后,每个城门都设有水门、吊桥、潜洞和暗门,虽然城池规模不大,但贵在防御能力强,光岳楼的修建就在城墙之后。 据说,陈镛利用修城剩下的木料、砖石建造了这座楼。那么,这座楼是做什么用的呢?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我们沿着楼梯登上顶楼,就可以找到答案。极目远眺,古城、东昌湖尽收眼底,远处的城市景观也看的很清楚。在百废待兴的明朝初年,建造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应该考虑的是军事瞭望,报时报警。正因如此,当时的光岳楼并没有正式的名字,人们随便的称它: 余木楼、鼓楼,也有人称它东昌楼。
光岳楼就这样在建造之初的一百多年里,默默无闻的存在着。 直到明朝弘治年间,一位京城官员路过这里,才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光岳楼。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据说,光岳楼这个名字和泰山有关。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群山之尊、五岳之首,也是历朝历代人们心目中的神山。光岳楼距离泰山一百多公里,虽然距离很远,但在初建光岳楼的人心目中,也许它带来的震撼可以比拟泰山。
公元1496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路过今天的聊城,与太守金天锡一起登临此楼。在李赞看来,这座楼高壮极目,楼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是一座正四棱台,四个正方向开辟拱形过街通道,主楼有四层,称为四重檐。
楼的墩台高两丈七尺,主楼高七丈二尺,合起来就是九丈九尺,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李赞和太守登上顶楼,特意写下了他们的感想。 “仰视俯临,毛发欲竖。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随后,他们取“近鲁而有光于岱岳”之意,命名光岳楼。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如今, 走进光岳楼主楼第一层,首先看见的便是一尊高高在上的鲁班像,光岳楼为什么要供奉鲁班呢?相传,此楼初建时,工匠们对设计方案争论不休、难以定夺。这时,一个白胡子老头出现了,他手里拿着一个模型,这正是大家想要的阁楼。于是,大家按照模型放大100倍开始造楼,建造过程中,有一处卯榫总是活动,结构不稳定,大家毫无办法。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这时,白胡子老头又出现了,只见他砍了一大堆木契子,然后用手一指,契子就全都飞上卯里,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高楼马上稳固了。工匠们赶紧磕头叩谢,抬头时却发现白胡子老头不见了,大家都说,这是祖师爷鲁班显灵了。于是,人们把鲁班供奉在楼中每日祭拜。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光岳楼的建筑结构,确实非常有特色。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光岳楼的最主要部分就是32根金柱,由内槽金柱和外槽金柱组成,柱列的分布基本上按照宋代《营造法式》规程来做的,所以说光岳楼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宋元的风格。
光岳楼的32根金柱,高约12米,由整根木头构成,从一楼一直通向三楼。室内看到的是12根内槽柱子,维修时加了红色的抱柱,另外20根外槽柱子藏在砖墙里。
光岳楼主楼的二层、三层中间,既不设柱也不设地板,称为“空井”,空井顶部是绚丽多彩的藻井。中国古建筑以木构为主、怕火,所以雕刻荷花、莲实来代表水,以水克火,希望建筑能永久保留下去。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美好的想法终究成为现实,光岳楼历经朝代更迭、战火纷飞,依然屹立不倒。 到了清代,两位皇帝的登临,更是让光岳楼名声大噪、名扬天下。
据记载, 康熙皇帝曾三次登上光岳楼,楼上的一块《神光钟朠》的匾额,就是康熙皇帝登楼时题写的。 而乾隆皇帝似乎比他爷爷更偏爱光岳楼,他九过聊城,六次登楼,不仅题有匾额《光岳楼》,而且为光岳楼题诗13首。
还有众多文人、高官都为光岳楼提笔留诗、留匾额,所以,这里的每一块匾额、碑刻、对联都隐藏着一段故事,述说着光岳楼悠久的历史。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六百多年来,聊城人民对光岳楼非常呵护,每50年都会进行一次大的维修。历代的维修,都是对外檐的维修,而它最主要的木构架,没有受过风吹雨淋,保存的非常好。可以说, 光岳楼也是原汁原味的、真正的宋元建筑。光岳楼,这座运河畔的古老楼阁,历经朝代更迭,依然风采如故。

来源:莘县史志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  ◆  ◆  ◆  ◆  

【来源:文旅聊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307 字。

转载请注明: ​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为何排不进名楼前三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