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中国一线城市喜欢借用都城意象,为最为繁华的商业地带命名,譬如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南北呼应,共生繁华。二十世纪上海南京路上“四大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当年也被称为“中国四大百货公司”。广东香山华侨马应彪,1900年在香港首先创办先施百货公司,洋名Sincere,至今矗立在中环、旺角、深水埗等商业旺地。1914年,马氏派遣手下黄焕南到上海为先施公司选址,在几个路口用黄豆计算人流,最终选定在南京路日升楼地段易安茶社旁开工兴建六层大楼,1917年10月开张。此后粤人创立的另外三间公司也有样学样,先后进驻南京路。风雨沧桑百年,如今只有马应彪同乡郭氏兄弟创办的竞争对手永安公司仍驻守南京路。
再看今日广州北京路上,由粤人蔡氏兄弟于1912年创办的新大新百货公司,仍然以骑楼旧貌,喜迎百年贵客。人流如织的北京路,不仅有各类商店,古城遗迹,足以向八方宾客展示千年古城的历史积淀,商业头脑。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州人来说,北京路更是逛书店的最好去处。1949年,广州市首家新华书店就开张于北京路347号,全店三层,至今仍坚守着花城文化家园。三十年前,北京路上还有儿童书店、古籍书店、科技书店等多家专门别类,琳琅满目的店面。小时最喜欢的家庭活动,就是和父母逛北京路的各种书店,爸妈陪我逛儿童书店,我和妈妈陪爸爸逛科技书店,然后我们再去古籍书店感受浓郁的笔墨书香。最后一站,必然以新华书店结束,一来是这里的教辅书籍最齐全,二来是因为旁边324号有一间百年字号老店八珍饺子馆,为饱享精神食粮的书虫,提供物美价廉的丰盛口感。
人在书店楼梯转角“打书钉”(粤方言口语,描写站着读书),不觉日上三竿,脚跟酸软,饥肠辘辘,此时一股生猛兴旺油煎异香,袭人鼻端,勾出肚里馋虫无数,腹鸣如鼓。急步走出新华书店,只见八珍前排队者众。如有两人同行,最好分头行事。一人在店中寻找座位,不锈钢台面,塑胶叠凳,镜墙跟前,总是能找到落脚之处。另一人在门口排队,无需盘算,例牌韭菜煎饺一定要点。一板一板热辣辣电炉油煎,平铲铲起,落入粗瓷碟中。一份十个胖元宝粘连一起,但却各自金黄,底部酥脆而整体白韧,甚有“咬口”,馅料里面猪肉肥瘦均匀,韭菜韭黄色香配合,神来之笔在于其中佐料,有五香粉、胡椒粉、糖盐适量,一口下去汁液丰盈,鲜甜诱人。独门辣椒酱开胃,但可别贪心,实在喜欢可以买一瓶回去。当然还有必吃的猪红汤,多放胡椒,韭黄小段浮沉,方块猪红对牙齿作出似拒还迎的姿态,却在唇舌之间绽放柔滑的回赠,如何不令人魂牵梦绕?
网购时代,北京路上书店渐少,百货待访。但新大新、新华书店、八珍饺子馆还在,以母亲的姿态,用繁盛精神物质粮食香气,呼唤着远方游子:得闲返来食饭啦,今晚屋企有靓汤!(黄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