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泉州老城区的小众景点,其实是很有趣的。若要一一说来,大到一条街,小到一座老房子,背后都有可挖掘的历史。在这些小众景点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十字路口的这座钟楼。
笔者大约十年前来到泉州,便对这座位于路中央的小钟楼很好奇。因为单纯从建筑本身来来看,泉州钟楼只有13米高,是一座占地只有几平米的小楼,却不想它位于马路中间,却还能保留至今。
有看过泉州对外展示的形象画面,便知道除开元寺以外,这座老城区的钟楼也是曝光率最高的景点。泉州老城拥有千年历史,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一座近代中西混合的老街。钟楼于1935年竣工,是一座西式的老建筑,是这座老城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
而它的形成,就要说到一个可怜的少女,以及一群热血的青年。根据资料显示,民国时期永春县有个叫黄彬彬的女孩,由于被恶官看上,她逃到泉州医院做护士。不幸的是,这官员请了一位县长来说媒。因为收了好处,县长威逼利诱致使少女被逼自杀。
这一时期的福建,受华侨、外来文化影响,诞生了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是一群敢于为社会不公执笔征讨的人物。少女被逼婚自杀,青年听闻义愤填膺,纷纷走上街头声援征讨。
面对这群年轻的学生青年,该县长自知理亏,承诺建一座钟楼来赎罪。但这位县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离任以后就不管不顾,最后还是新任的县长继续拨款,才得以在1935年竣工。所以钟楼虽然没有很高大上,但它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因此得以保存至今。
其实这段背景故事,本地居民也未必了解。我特意咨询了一些泉州朋友,他们要么不清楚,要么却是不同的版本。不过谈到这座钟楼时,儿时的记忆却非常多,许多人就是父母骑着自行车载着他们穿过钟楼长大的。
每个在老城区生活过的人们,都有一段自己与钟楼的故事,这些记忆或许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淡忘,但看到它的时候就觉得很亲切。而我这个非泉州的福建人,第一次看到它就被它的结构设计所吸引。
与传统的钟楼设计不同,这钟楼其实是由底下四根白色柱子撑起,从边上看好像四条腿一样。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就很疑惑人怎么上去?这么小的钟房,体型稍微胖的人会不会卡在里面?这可能是泉州最小的房子,最多塞进一个人。直到后来看到有关修复的新闻报道,才解了疑惑。
友情提示:作为泉州老城街道的地标,这座小小的钟楼,也是很值得去打卡。但切记拍照时不能靠近,主城区的马路是不禁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