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海报
自《长安十二时辰》开播以来,相关的话题便层出不穷。而在电视剧的开篇当中,令文史君眼前一亮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七事”。“七事”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它与现代的瑞士军刀和日常生活中的钥匙环又有什么奇妙的相似性呢?经过深入了解,文史君发现,相比于有了“台词”的“金鱼袋”,其实“七事”显得更为瞩目!今天,就和文史君一起来看看吧!
《长安十二时辰》中惊鸿一现的“七事”
一、“七事”其物
“七事”,从字面意思上来说,七是数字,事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职也”,在此,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是七件具有实用性的小物件的总称。
“七事”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舆服志》,书中记载,上元元年(唐高宗李治所用年号)八月颁发了相关规定:
武官五品已上佩?(yùn)韘(shè)(戴在大拇指上,在射箭时用来勾取和撒放箭弦,以避免拇指受力损伤的扳手)七事,七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bì)真、哕(yuě)厥、针筒、火石等也。至开元初(712年)复罢之。
可以很明确了解到的是这里“?韘”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一种带具,而“七事”就是七件实用性极强的小工具:佩刀、刀子(相比佩刀而言较小)、砺石(磨刀石)、契苾真(雕刻用的小楔子)、哕厥(用以解绳结的小锥子)、针筒(存放纸张书信的小筒)、火石(约同燧石)。这样一看,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呢?在现代,这样的野外求生必备良“七事”,可不就像极了高级配置的军用的瑞士军刀嘛!往生活化了来说,谁家没有个多功能的钥匙环呢?
野外必备之瑞士军刀
并且我们可以从这一段文献中得知,“七事”在唐代曾正式进入过武人的官服体系。“七事”的用途多样,且便于携带,大概这就是它为何是武官的服饰组成而非文官的理由吧!
唐人武官像
在《新唐书?卷三十四》也有记载过一则小故事,说的是太平公主曾以武官的装扮身戴七事,去参加高宗举行的一次皇宫内宴,对此,唐高宗对武则天戏笑道:“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这些记载都说明了“七事”是自上元元年到开元初年施行的有一定品级的武官随身佩戴的工具性服饰用品。
在历史上的朝贡制度中,对于来朝表示臣服的朝贡国,中央王朝通常会将一些礼节性的物品或相关等级服饰赐予给来朝者,以此建立与之的宗藩关系。作为官员服制的一部分,“七事”也常被作为御赐之物,赏给来朝的外国的使臣。明代丘濬的《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中收录了张九龄于开元二十一年(即733年)所书的“敕识匿国王书”一文,其中载到“今授卿将军,赐物二百匹,锦袍金钿带七事,已下节级亦有衣物,各宜领取”。《册府元龟?卷九七五》中记载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年—755年)唐朝廷将“七事”与“锦袍”、“金带(表示品级的绶带)”、“鱼袋”等物品,一起赐给了前来朝贡的外国使臣。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说到鱼袋,就不得不提鱼符。鱼符是古代(主要是隋至宋,唐代的鱼袋制始于高宗)作为凭证用的契约文书之一,多用来表明身份。主要有三类:用以调动军队或军中的将帅等人员更换(多为铜制);用作官员身份凭证的随身鱼符;用以进出宫门的交鱼符和开关宫门的巡鱼符。其中随身鱼符是将鱼符放在一个量身定做的袋子之中(鱼袋),为官员进出宫门的凭证,仅五品以上官员才配有。此外还有品级上的细分,四、五品官员的鱼袋饰以银,三品官员及以上的鱼袋饰以金。又因为鱼符是由天子亲自来授予的,所以它更成为了种荣誉的象征。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金鱼袋”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剧中人物将上图的物品称为“金鱼袋”,而其腰间所见仅有一金色鱼符,和一个并非是鱼形的黑色布袋(饰以了银边)。看起来,似乎编剧有些混淆了“鱼符”和“鱼袋”。因为随身鱼符的鱼符和鱼袋是配套装置,所以后人难免会两二者混为一谈,但就史实来说,随身鱼符的鱼袋是根据官员的品级不同(同前文)而定颜色的。相关资料表明,无论品级,鱼符可能均为铜制,不同品级的随身鱼符的区别重点在于鱼袋的颜色,而并不是鱼符本身为金制或者银制。
相比于“戏份”较重的“金鱼袋”,虽然“七事”在剧中没有能获得一句台词,故而飘忽的镜头令人难以捉摸这件疑似“七事”的小物件小配角究竟是不是“七事”的历史写照。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七事”这个角色可是不容小觑的。
二、“混血的出身”——“七事”的异域色彩
“七事”的产生萌发于北方游牧民族因生活方式需要而演化形成的贴身工具合集。大约在南北朝隋唐时期传入中原王朝并逐渐汉化。
可以明确了解到的是,“七事”这种佩饰有非常明显的游牧民族特色,特别是契苾真、哕厥这两种物品。《新唐书·回鹘传下》记载:“契苾亦曰契苾羽,在焉耆西北鹰娑川,多览葛之南。”他们在隋唐时期主要生活在焉耆西北,多览葛的南方。从史书上可知,契苾是敕勒部落的分支,在贞观六年归顺于唐。学者冯盈之认为,契苾真是用来雕刻物品用的楔子,而哕厥则是兽骨所制的用于解开绳结的锥子。可以推断,契苾真是契苾部落所用物品,随着它政治上归附唐朝,契苾这一用具也进入了唐人的生活。
另外,除了七事,唐代还有更复杂的“十二事”。比如下图这件文物,就是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套唐代十二事蹀躞带。全套工具均为铜制,腰链式,链残,长 62.8 厘米,共包括了剪刀、镊子、勺、罐、耳勺、牙签、燧、镌、鱼等 11 件器物(缺一器物)。
唐代十二事蹀躞带(黑白图)
三、“七事”多元的发展
“七事”虽在开元初年就退出了官服服制,但它在民间的发展却是生机勃勃,唐以后又衍生出了“五事”、“四事”等多种丰富的形式。总而言之,其在民间的下行,大致可分为日常实用化和服饰化两个发展趋势。
辽代玉六事,部分已见服饰化趋势
在元末明初用于外国来者了解学习中国民间风俗的《老乞大》一书中,记载道:“我引着恁买些零碎行货。红缨一百斤。……杂使刀子一十把。割纸细刀子一十把。裙刀子一十把。五事儿十副。”这里的“五事”是“七事”性质类同的日常生活用品。
明七事,北京明万贵夫妇墓出土
此外,在明人顾起元所著的《客座赘语?卷四》记载,用金玉等材料炼制雕刻成各种物品的形貌,在上面绘以装饰性的云纹或花纹,坠在长索之上。戴在胸前则称之为“坠领”,系在腰间则称之为“七事”。这里的“七事”显然已经成为女子衫前的装饰性物品了。
明四事,南京黔国公墓出土
文史君说:
“七事”曾是唐代上元初年至开元初年间高级武官随身佩挂的七种实用性物品的统称。“七事”虽是小物,但它丰富的内容中却体现出大唐文化的包容与开放。在后世的发展演变中,它分流出了日常实用化和服饰化两种形式,并根据所系物件的数量来命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七事”大概是古代人为了提升生活质量而发明的小小“百宝钥匙环”吧!
参考文献:
1、马楠:《古代“七事”小考》,《文物世界》2018年第2期。
2、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一笔丹青)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