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生活观察)冰雪经济如何将“流量”变“留量”?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题:冰雪经济如何将“流量”变“留量”?

  新华社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如何将冬奥“流量”变现为“留量”,推动冰雪经济持续发展,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借冬奥之光,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正迎来高光时刻。”全国政协委员、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武献华说,一场无与伦比的体育盛会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成就,还有力推动了冰雪项目走进千家万户,让冰雪运动不再“高冷”。

  随着北京冬奥申办、举办的成功,中国已兑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这是促进冰雪经济繁荣发展的重大机遇期,要紧紧抓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常委姜明说。他建议,一方面加强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另一方面,将冰雪产业链深度整合,进一步激发冰雪市场潜能。

  随着“雪容融”接棒“冰墩墩”开始“营业”,百姓对冰雪运动热情持续,争相“抓住雪季尾巴”,体验冰雪乐趣。

  携程数据显示,近期,滑雪景区搜索热度明显上涨,2月25日至3月15日,滑雪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40%。

  为了满足大众参与运动的需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雪如意”“雪飞天”“冰丝带”等冬奥场馆在赛后如何继续发挥作用?

  “本次冬奥会所有场馆的设计建设都考虑了比赛使用和赛后利用的双重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副部长沈瑾在“委员通道”上表示,以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为例,未来将建成体育主题公园,直接服务冰雪运动。

  除了将有越来越多的冰雪运动场所等待大家前来“打卡”,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康乃尔集团董事长宋治平表示,越来越火的冰雪体育旅游、冰雪装备制造的消费市场前景同样十分广阔,在此带动下,住宿、餐饮、交通、装备等领域的强大消费需求也将得到释放。

  记者在北京多家冰雪装备商店了解到,乘着冬奥之风,冰雪体育用品销量成倍增长。京东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滑雪运动类商品和冰上运动类商品整体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322%和430%。

  人气火爆的冰雪运动场馆和装备商店是国人对美好生活追求不断升级的缩影,然而冰雪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如何突破季节限制、打破“昂贵”印象、规范培训市场、升级装备设施等现实问题。

  “大众参与冰雪运动不是装备竞赛,也不是专业比拼。”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谷凤杰说,玩雪嬉冰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力所能及地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美妙。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贾德昌说,继续做好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广普及,通过技术创新在广东、四川、浙江等南方省份建室内滑雪场、仿真旱雪场,让冰雪运动不再受气候、地域的限制。

  “以前,缆车、造雪机、雪板、雪服等产品多是国外品牌。”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史秉锐说,中国制造业发达,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本土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培养一批冰雪体育装备产品龙头企业, 把冰雪体育制造业做大做强。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润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文波表示,一次家门口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使得冰雪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用好用足冬奥遗产,冰雪经济的未来也将愈发灿烂。(记者邹多为、张辛欣、胡璐、严赋憬、段续、王建)(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45 字。

转载请注明: (两会生活观察)冰雪经济如何将“流量”变“留量”?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