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随着一声礼炮在夜空中炸响,鼓乐齐鸣,寂静的湘西洗车河古镇瞬间被喧嚣笼罩,全镇的人们都知道,老街上做粮油生意的谢老板今天嫁女。(图/文 陈永恒)
鼓乐声一浪接一浪,吹完了新曲吹旧曲,奏完中国歌奏外国歌。鼓乐队的声势气派,让锣鼓唢呐在湘西土家族接亲的队伍中退居了二线。
土家族嫁女娶亲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如今一切从简。少数村寨保留了拦门酒、上板凳、耍龙头等程序,但大多数地方嫁女娶亲的程式都被鼓乐队承包了。
乡村鼓乐队一般为8人,有钱人家也会请10至12人的豪华阵容。乡村鼓乐队是各个村寨的村民自发成立的,每人每天的报酬为200元至300元不等。他们看似很光鲜,实际非常辛苦,特别是到了冬天,寒风凛冽,他们还要长时间触摸冰凉的金属乐器。
张昌茂,大号吹鼓手,家住洗车河边的隆头村。这天苗儿滩镇有一户人家办喜事,距离张昌茂家16里地,他早早出了门。
张昌茂今年54岁,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30多年来干了太多太多的营生,他51岁时学习吹大号,如今参加鼓乐队已有一年多。
隆头村位于洗车河和酉水交汇处,张昌茂从小在水边长大,钓鱼、捕鱼、驾船、修船、造船等技艺样样熟练,问起他为什么过了50岁又干起了吹鼓手的营生,他却是百般的无奈。
1982年,张昌茂顶替父亲入职龙山县航运公司,长江中下游和湖南省内的各大码头他都去过,他主要的工作是拉纤。张昌茂展示当年用的蓑衣斗笠,他说现在经常有人借去当拍摄道具。
随着陆上的交通运输越来越发达,内河航运开始蓑落,到了1997年,航运公司没有了生意,发不出工资,张昌茂只好上岸。张昌茂找朋友筹了点钱,在镇上开了第一家卡拉OK。张昌茂还保留着当年开办卡拉OK时的部分设备。
卡拉OK生意不再红火时,他又开了一家餐馆,取名“茂盛”餐馆。后来他又开了一家旅社,形成住宿、吃饭、卡拉OK一条龙服务。眼看着别人家的旅馆也要开起来了,为了赢得先机,张昌茂开了隆头镇第一家热水洗澡池。他用水泥砌了一个很大的立式四方水池,水池边上装上出水管,水池下面安上一口大铁锅,铁锅下烧煤火,这一招让他彻底地赢得了客源,连外国人也到他的旅店来住宿了。
2003年,酉水下游建了个水电站,隆头镇被淹掉三分之二,隆头镇改成了隆头村。张昌茂的生意全部打了水漂了,当年的餐馆已经被荒草覆盖。
隆头镇是一个风景极其美丽的地方,张昌茂认为这里如果发展旅游业的话,一定大有前途。2005年,42岁的张昌茂决心赌一把,他花5万元竞标买下了没有被淹没的供销社大楼,准备重操旧业搞旅游服务。卖面条、包子、炸糕,也办起了住宿,这一切都由他老婆经营,他自己则帮人家开船跑运输。如今,住宿的买卖还由妻子继续经营着。
但是期望中的旅游热没有到来,隆头村的人越搬越少,生活也越来越艰难。2013年,50岁的张昌茂建了四个钓鱼房,供城市里来休闲的人垂钓。同样好景不长,不久之后,钓鱼房像雨后春笋般在湖面上展开了,别人家建的钓鱼房装上了空调,而且有吃有住,张昌茂又落伍了。
张昌茂家里四世同堂,上有老下有小,这么多人要生活,他决定还得继续折腾下去。
为了生活,年过半百的张昌茂吹起了大喇叭,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玩儿的事,从来没有摸过乐器的老张不仅要吹出完整的乐谱,还要能和乐队配合好。
吹号不比拉纤容易,但既然是个机会,张昌茂就每天苦练。勇往直前的张昌茂,苦苦吹练了一年,终于成为了乡村鼓乐队的一名成员。
张昌茂心里明白,吹鼓手不是一份长久的活计,他还要寻找新的挣钱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