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一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你们给我关注评论的时候
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指出来,小编好认真改善
在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有一座号称“中国第一庄园”的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这个庄园可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2001年就被相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康百万庄园的主人就是“康百万”。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巩县康氏富豪家族的统称,得名于当年慈禧太后的金口玉言。
康百万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
康应魁除了继承家族的经营理念外,还有其独特的经商策略。他带领康家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升官。他利用清朝朝廷镇压白莲教之机,奉行“尽忠发财”,不失时机地向朝廷奉献自己的财富以表忠心,进而从朝廷获得更丰富的经商资源。康应魁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
在康应魁这种经营策略下,康家最终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
纵观康百万家族,先是有创业之初的六世祖康绍敬,然后有开辟大河行船、奠定百万基业的十二代庄园主康大勇,接下来就是富跨三省、两次悬挂“千顷”牌的十四代庄园主康应魁,更有官居三品、大兴土木的十五代庄园主康道顺。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接驾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两宫回銮的十七代庄园主康建德。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到西安。第二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北京路过巩县。当时河南正值饥荒之年,田野荒芜,财政亏空。当地知府,无力接驾。时任十七代庄园主的康建德借机为知府解忧,康家决定出资迎驾两宫。
据《巩县志-知县史宣咏传》记载:“清帝回銮,县境筑行宫,差务之大,亘古未闻。宣咏率士绅筹备,智周计密,功成而里巷不扰。一生操持严洁,莅官有年,囊橐萧然。”
为了顺利办好这个百年难遇的好差事,康家在水路和旱路都做了充分准备。旱路上,在东黑石关修建了一座行宫;水路上,在洛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桥,在洛河边上建造了五艘龙船。为了停泊这五艘龙船又建船坞五座,俗称龙窑。
慈禧驾到的时候,恰逢洛河发大水,慈禧就走旱路入住了黑石关行宫。据说在第二天慈禧临走之际,康建德通过李莲英向慈禧捐献了100万两白银,附带又献上了一只银桶,桶内是“皇清舆地图”,龙颜大悦的慈禧说道:“不知此地还有百万富翁”,不久之后,慈禧又命人赐给康家一块“神州甲富康百万”金匾。自此以后,康百万这个封号就名扬天下了。
自古生意人都讲究排面,自明朝中叶起,康百万家族即开始建造了康家庄园,直到清代之处方成规模。康百万庄园由19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
经过康家历代建设,康百万庄园不仅拥有了寺沟、张沟等明代楼院,龙窝沟、寨上主宅区、南大院、栈房区、店铺、饲养区、祠堂、木材厂、造船厂、金谷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筑,外加上碑楼、牌坊、花园,最终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气势宏伟的大庄园。
如今,虽已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拂去历史烟尘,透过时空隧道,我们不难发现飞檐翘角、青瓦高墙,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代表着一段血脉相连的沿承和一个区域的精髓,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康百万庄园不仅以其古建特色见长,尤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们称道,其无处不在的细节,让宏大的庄园更韵味十足。
漫步庄园,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艺术构件,不仅刀法细腻、工艺纯熟,而且内容繁多、形神兼备。
康百万家族的雕刻工艺品件件不同,件件有新意。在这些工艺品中,不难见到对子孙后代有教育意义的精品。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意思是说,将自己无限的智慧贡献给社会,将自己用不完的俸禄还给朝廷,将自己没有用尽的财物送给百姓,将自己没有享尽的福留给子孙。
由此可见,康家不但有独特的经商之道,也拥有独到的传承教育之道。融合南方常见的一些图案,每一件对都康家子孙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闲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