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嵩口探索“旅游+扶贫”,开启乡村文创,打造风情民宿——
千年古镇解锁“向往的生活”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润钊 曾文塔
阅读提示
从交通闭塞、深度贫困的没落村镇,到文创风靡、民宿林立的旅游网红地,福州嵩口让原住民成为旅游从业者,将原生文化融入旅游景点,在家门口让古镇居民脱贫,过上向往的小康生活。
“嵩”意为高山,溪水合围谓之为“口”,此为嵩口名字由来。在福州嵩口90后女大学生林露露眼中,家乡南面靠山,东西北三面被溪水环绕,在地图上看像极了一个“钱袋子”。但伴随着水运的没落,古渡来往的船只少了,土地荒了,年轻人到城市里打工了,这个山里的“钱袋子”也兜不住钱了。
2014年清明,林露露在镇上的古民居里碰到一群台湾人。后来她才知道这是镇政府请来改造古镇的“打开联合”规划设计团队。那一天,她以向导身份带着台湾客人把古镇转了个遍。那个月,她成了这个团队的实习生。从那之后,她打消了往城市跑的念头,和镇上3万多名“原住民”一道成为嵩口古镇改造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也是从那时起,她看见古镇迎来一波波游客,老乡在家门口脱贫,古镇的“钱袋子”又鼓起来。
嵩口古厝里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慢生活节奏。被访者供图
民宿兴起,原住民“松口气”
“这是‘七仙女’团队打造的民宿叫‘松口气’,现在是我们镇上的网红景点。运营人员中不仅有宝岛台湾的、东北哈尔滨的、福州的,还有我们嵩口土生土长的姑娘。”往来嵩口的游客都能从当地原住民地陪口中,听到这一段讲解词。
林露露就是讲解词中那个土生土长的嵩口姑娘。“松口气”客栈也成为她在“打开联合”结束实习后,参与古镇改造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松口气”客栈使用的老民居是一栋三层的土木结构建筑,正对着嵩口地标性景观鹤形路、宴魁厝。
给被水泥覆盖的外墙披上传统的“黏土外衣”,用竹木结构装饰立面……镇政府和“打开联合”投入200万元,完成客栈的硬件改造工程,力求还原古民居的原貌。
接手客栈后,留给“七仙女”的是紧张的软装工程。姑娘们找到镇上木工师傅林立俭和竹编师傅方任兴,干起旧物改造的活。用镇上居民废弃的青红酒坛子和带着窗花的废旧门板制作茶几,用传统竹编工艺给民宿里的吊灯穿上原生态外套;用村里花花草草点缀民宿窗台。“七仙女”试图借助当地原住民双手,在民宿的每个角落留下嵩口人的温度。
“松口气”开业后,这家10间客房的小客栈接待过知名杂志总编,也接待过当红电影明星,最多一天的营业额达到了8000元。
当地原住民原本贫困的生活有了奔头。镇里的低保户林香玉成了客栈房务大姐。民宿生意红火的日子里,她每月能赚到2400元。民宿还带火了嵩口的土特产,附近村民郑良艳成了梅饼、梅子酒、李干这些农特产品的包装工人,拿上了计件工资。短短几年时间,镇上新开了十多家乡村民宿,其中超过1/3都由本地村民“主理”。“旅游过夜经济”一度成了镇里原住民口中的热词。
借助“松口气”带来的游客潮,嵩口镇实施“千年古渡口”“古街商铺”“斜阳院巷”等旅游改造项目,成立传统工艺、山地农业、民宿酒店等“八大产业联盟”,探索“旅游 扶贫”模式,全镇乡村旅游每年吸引游客突破20万人,产业联盟吸纳贫困户65户,贫困村集体经济在2019年提前实现 5万元以上脱贫目标。
脱贫户陈步猛的手绘作品印在了嵩口镇出品的文创明信片上。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润钊 摄
当原住民遇见乡村文创
因“松口气”蹿红的,还有嵩口的乡村文创。
6月17日下午2:30,芦洋村村民陈步猛骑着摩托车赶到位于镇中心的嵩口供销新社,开门营业。今年57岁的陈步猛,每天除了打理家里的李果园,有半天时间要到供销新社上班。在这里,他和其他贫困户一样,每月可以领到860元工资。作为嵩口镇的网红景点和脱贫窗口,供销新社招聘了6个贫困户,负责打理门店、包装产品等工作。
37年前陈步猛花了50元在供销社里买到人生中的第一块手表。而今天货柜里装满嵩口的农特产品、小吃、文创品,陈步猛也摇身一变成了商品推介人。他的名字还出现在供销新社的商品之中。
2017年,陈步猛在镇上举办“手艺新生”公益培训班学习绘画。这个由镇政府和嵩口创业创新中心发起的公益项目,包含“自然农法”“竹草编工艺”等培训课程。
青红酒、笋干这些当地特色农产品,古渡口、鹤形路这些嵩口风光,都出现在陈步猛的画册里。3年来,陈步猛画满整整6本画册,他的手绘作品和名字也被印到镇里制作的文创明信片上,成了供销新社里的拳头产品。明信片每多卖出一份,他就能多收到一份版权费。
“现在镇上来往的游客多了,‘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就来了6000多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把画卖出去。”陈步猛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未来镇上还准备帮他举办一个画展。
近年来,嵩口将脱贫户纳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范畴,引导当地原住民利用自身手艺发展包括旅游文创在内的地方特色产业,贫困户每户每月可增收800元~1500元不等。
让火起来的古镇“慢”下去
嵩口的慢节奏,是不少返乡青年选择留下的理由。
3年来,每逢寒暑假,福州女孩谢方玲和她的重庆对象石浩男都会带着一群从北上广飞来的城里孩子,到嵩口学习建筑古法技巧。在营地,孩子们要拿着瓦工用的铲子在墙上抹泥巴,通过观察泥巴颜色变化,为自己的土房选取合适材料。小建筑师们还要体验传统夯土方式,学习如何调配泥土,制作土墙。
专攻景观建筑设计的石浩男是课程开发者。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在城市里古人的智慧被淹没在钢筋混凝土之中,嵩口却依然照着祖辈的节奏过着生活。这样的慢节奏也让古民居里留下浓浓的烟火气。”他希望,“嵩口能够一直这样慢下去。”
同样希望嵩口能“慢”下去的,还有在公益图书馆当管理员的贫困户杨仁灼。他希望从小吃到大的小吃蛋燕不会因旅行团的到来而涨价,希望从小看到大的古民居能修旧如旧,保持原样;也希望公益图书馆能一直开下去,小镇里的安宁不会被喧嚣打破。
据嵩口镇副书记吴宇坚介绍,为保持嵩口最原始、最传统、最特色的文化“DNA”,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在富起来的同时,还能找到记忆与乡愁,当地坚持以“小步快跑慢慢走”的节奏改造,力求保持原住民生活形态,让更多嵩口人成为古镇活化的监督者和参与者,共同解锁千年古镇“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