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9月9日电 题:期盼课堂安全、克服本领恐慌——基层体育教师访谈录
新华社记者
受“体育课不重要”“好好学习就够了”等观念影响,以往体育教育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长期被边缘化。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随着健康理念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更多学校和家长不再只将目光聚焦在文化课学习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教师节将至,新华社记者在对多地基层体育教师采访中了解到,期盼课堂安全、克服本领恐慌成为教师心声。在深化“体教融合”理念背景下,用心“经营”每一节体育课成为基层教师目标。
(小标题)不让体育课成为“展示课”
安全问题成为不少学校开展体育课程,尤其是有一定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拦路虎”,如何让学生安全上好体育课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期盼。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天山一中校长于景力坦言,作为校长,体育课堂的安全问题导致教师压力特别大,一旦出现安全事件,就会有很多麻烦,这会大大弱化基层校长干工作的信心。
来自广西等地的多位基层体育教师反映,现在最怕的就是学生在运动时“出状况”。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像跳马、单双杠、铁饼、3000米跑、5000米跑等难度和运动量较高项目都有意识地被“忽略”。
一些家长也表示,这和个别家长见不得孩子受一点伤,动辄就找学校有关,也和一些学校缺乏安全保障意识和能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有关;家长也应杜绝“娇气病”,放手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并能客观对待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
青海省西宁市教育局中学教育科科长闫到川说,学校要提高安全意识和保障能力,尽量避免出现运动意外伤害,同时要提高学校应对意外伤害的基本救护能力,完善学生意外伤害险等基础保障。
(小标题)持续学习“不断充电”,克服教学本领恐慌
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体育教师表示,为给学生传授更多本领,他们也在持续“充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蛟龙镇后里完小教师庄秀秀说,体育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塑造人类健美的建筑师”,一节看似简单的体育课,体育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是前提。
她表示,现在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场地和器材情况,在课堂中,也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体育教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改进陈旧观念,不仅要关心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体育教学质量也需要从更多的维度去评价。”庄秀秀说。
内蒙古包头铁路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李彬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负责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李彬说,该校每天上、下午都有足球训练,他表示现在国家将校园足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无论是专业的足球技巧还是团队配合,一线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2018年受教育部公派,他赴英国留学三个月,学习足球教学。
“当时我是在威尔士的斯旺西城足球俱乐部,真是非常好的经历,感觉很充实,我也要把国际化的足球教学理念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李彬说。
(小标题)坚持“体教融合理念”,让学生有多样化选择
青海省西宁市体育实验中学(西宁市第二十五中学)共有1100多名学生,体育教学是该校特色,学校除了保证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外,还承担了西宁市高中体育阶段体育人才培养任务。
8日下午,记者到该校采访时,学校田径、射击、柔道、篮球等体育特长生正在进行专业训练。魏巍是该校训练处主任,也是该校柔道队教练,他说现在校柔道队有32名队员,其中有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5名国家二级运动员。18岁的陶海晨是该校高三年级学生,除了日常文化课学习,他们每天下午有90分钟专业训练时间,体育为他日后的升学提供了更多选择。
该校校长高磊表示:“现在学生的文化课和体育课都没有落下,我相信学生所掌握的运动技能会陪伴他们一生,体育的价值也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闫到川说,在中考体育考试“指挥棒”指引下,西部学校也更加注重体育教学质量。2019年西宁市一万余名学生中考体育成绩,近千名学生拿了满分。
“文化课和体育课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现在西宁中学中特色体育社团等的蓬勃发展也为校园体育教育注入了活力。”闫到川说。
社会力量也参与到体育文化建设中。“社区健康师”是上海今年推出的新兴职业,凭借上海体育学院的优势,杨浦区率先试点,包括针对社区家庭亲子活动的指导课等。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说:“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动学校的三全育人融入社会大循环,把育人大文章做在为民服务和社会发展第一线,引导全校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具体实践里”。(执笔记者李琳海,参与采写:王春燕 、朱翃、王恒志、吴书光、徐海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