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小桥
今年,中国最大的出行巨头滴滴出行已经在货运、年轻人打车市场和社区团购行业讲了三个新故事。
滴滴货运上线并日单量持续突破10万;针对年轻用户的花小猪打车推出;进入社区团购赛道后,橙心优选5个月就实现日订突破700万……这其中,实现从“拉人”到“卖菜”跨越的社区团购尤其令人惊讶,并且正开始引人入胜。
但滴滴还暂时不想合上嘴唇。11月17日,滴滴又讲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故事。这次的主角,是一辆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这一出行新物种不只是关注当下出行场景中的既有问题,更连接着自动驾驶的未来。
一手“卖菜”,一手“造车”,如果说2019年对于滴滴来说是防守的一年,那么从今年4月滴滴的“0188”计划公布,滴滴开始展露出全面进攻的姿态。
滴滴这辆巨车还在加速。
滴滴造车:你需要的是出行体验,而不是一辆车
酝酿了三年后,滴滴的新物种正式亮相。
11月16日,滴滴在第12场“滴滴开放日”上正式发布与比亚迪合作设计开发的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
它选用了滴滴的另一基本色——青。“好看得不像比亚迪造的车”,有网友在网上如此评论。
但D1显然不是为好看而生。D1是一款个人无法购买,专为共享出行设计,专门用于共享出行的电动MPV。
在乘客体验层面,滴滴出行副总裁、D1产品负责人杨峻如此总结,“A级车的尺寸、B级车的轴距、C级车的后排空间、商务车般上下方便”。
D1在前排座椅背板上集成了杯托、纸巾盒、USB充电孔等功能。而最大的亮点是右侧电滑门。D1是第一款在A级车型上配置电滑门的汽车,也是在15万以内的网约车车型中,首款标配电滑门的车型。
在乘客端的智能化方面,乘客可用滴滴出行APP在上车前提前遥控车辆的空调温度调节、座椅加热等。在后排的乘客大屏,可以查看行程信息,还可以通过滴滴旗下的粒粒橙观看影音娱乐内容。
在司机端,滴滴为D1开发了全新车机系统DIIA车机。DIIA车机除了拥有滴滴司机手机端的全部功能,让滴滴司机摆脱手机支架之外,还将车辆数据与滴滴平台进行联通,实现智能派单、智能充电、智能维保、无感人脸识别等八项专属功能。
D1甚至在方向盘上还有桔色滴滴键,集成了接单、完单、司机一键报警等功能,司机可以通过方向盘控制接单流程,确保双手不离开方向盘,保证安全驾驶。而AI语音助手,不仅让司机在完成滴滴司机端的一些复杂交互时,不再需要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点击,而是通过语音交互即可完成。
D1上的滴滴驾驶安全系统,可有效进行如车道偏离等危险驾驶行为等识别,危险驾驶形式还可通过语音播报及方向盘震动来提醒司机注意交通安全。
这些为出行场景开发的功能,不仅在硬件层面可以更好地满足网约车的场景需求,更重要的是,定制车型在软件层面还有极大的扩展空间。
D1的诞生早在三年前就开始酝酿。2018 年4 月,滴滴成立洪流联盟,并计划与31 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定制网约车。
滴滴为什么要“造车”?在滴滴平台上连接了超过3100万台的车辆。在分析了大量的出行场景和数据后发现,部分出行问题需要从交通工具侧的变化来解决才更有效。
这些出行问题包括乘客体验和滴滴司机与车辆的运营效率,以及安全等多个层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通过修改电动滑门这一项,每年将可能减少“万次”级别的开门事故。
滴滴的国内月活用户已经突破 4 亿,平台上有3100万司机,其中新能源汽车是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 1/4。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运营规模之下,为了安全以及提升效率,滴滴有极大的动力来重新为共享出行设计汽车。
而柳青在此次发布会上再次提到了滴滴的“0188“计划,其中的一个”1“是每天服务1亿单,这意味着按照滴滴的目标,未来每年滴滴用户将花100亿小时乘坐滴滴,这相当于看2.5亿部50集连续剧。这样一个巨量的车内时间,滴滴必须要在这100亿小时中为用户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服务。
没有什么比设计一辆定制车更合适实现这一目标了。
“你需要的是出行,而不是一辆汽车”,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提高出行共享率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共享化是未来出行的最优方案。在未来,购买服务将替代购买工具,一个人不必拥有一辆车,就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按照规划,滴滴将在2025年普及100 万台网约车定制车。这意味着未来5 年内,平均每年滴滴将主导投放20 万台D1。这个规模,在国内MPV 销量中属于顶级。这意味着,在2020年的最后两个月,滴滴成了今年汽车行业内影响最大的造车新势力。
但滴滴的“造车”,不为卖车。
在运营模式上,D1由滴滴负责定制和采买,交由招募的司机租赁驾驶。D1是第一台不是按照整车付费,而是按照公里付费的汽车。按照程维的说法,“是汽车的一次产业升级,就像运营商手机,我们每个月多少话费,硬件大家直接用就好了,买话费送手机”。
D1会带来什么?最直观的,当然是从驾乘体验、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大幅提升网约车行业的运营质量。
其次则是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这是第一次出现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代工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之下,未来只要是与车相关,深度掌控运营场景、理解用户需求、拥有数据的行业,都可以参照滴滴D1的模式,与车企联合设计开发出基于自己场景的定制车辆。
但更深远的意义还在未来。过去,滴滴手里掌握了海量的乘客与司机的数据和流量,但只能采买很多其他传统常规品牌汽车,现在流量可以流入到自己所定制的汽车中,汽车再产生数据和流量,形成闭环。这不仅意味着滴滴可以根据数据开发新商业模式,或者继续开拓新的赛道,还能辅助滴滴更好地收集数据进行训练,发展自动驾驶算法。
按照滴滴的规划,到 2025 年,D1 将会迭代进化到 D3 车型,届时会累计普及 100 万辆,并搭载滴滴自研的自动驾驶模块。到 2030 年,D1 会进化为 DX 车型,届时会去掉带方向盘的驾驶舱,并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数据迭代和驱动,最终实现人类驾驶——人机共驾——AI驾驶的路线。滴滴现在迈出的D1步,就是人机共驾。D1就是一台行走的数据采集计算机。
滴滴“卖菜”:从抢跑到领跑
如果说滴滴的“造车”是一次面向时间纵向维度的野望,那么几个月前滴滴面向另一条赛道的“卖菜”业务则是横向冲进了一个新战场。
6月15日,滴滴的社区团购项目橙心优选悄然在成都孵化上线,将业务范畴伸到了生活服务领域。凭借着“9毛9水果”的强补贴政策,橙心优选快速俘获用户,并在初步摸清玩法后迅速复制,先后入驻成都、重庆、绵阳、内江等多个城市。
从小程序开始,到今年11月初滴滴APP端接入橙心优选入口,目前覆盖范围达到了14个省市。而在线下,橙心优选10月15日在成都开出了首家线下店。
滴滴选择切入电商领域,与社区团购成为风口有关。有互联网分析师认为,滴滴抢先进入社区团购赛道,符合今年滴滴由守转攻的策略。但滴滴之前推出的货运、跑腿以及花小猪等都还是在出行赛道,社区电商看起来契合点相对较少。
但谁都看到,“卖菜”不是一桩小生意。高频刚需、线上渗透率低的社区团购是一片蓝海,去年以来,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之下,阿里、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争相涌入。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社区团购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2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12%,预计2022年中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阿里包括盒马、菜鸟、饿了么、零售通在内的四个业务板块都在孵化社区团购项目,以内部赛马的方式剑指买菜赛道。黄峥在五周年内部讲话中下了定论:“买菜将是拼多多人的试金石。”美团创始人王兴不止一次在公司中高层会议中发话“这场仗一定要打赢”。
11月3号程维首次在滴滴内部大会上的话,可以看成是一次无意识的回应——“滴滴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
7天后,在大众印象中看起来最不像会去做社区团购的滴滴却让橙心优选跑在了最前面。11月10日,橙心优选的日订单量已经突破了700万,“双11”期间的日订单更是突破1000万单,这一成绩已经超过了此前已经深耕细作三年时间的行业领跑者兴盛优选,而这距离它上线运营还不到5个月。
与出行行业相比,虽然都是线上线下结合的生意,但是社区团购更加复杂,需要复杂的供应链和选品,生鲜的损耗率极大;要面对仓储、物流以及交付问题;还要面对已经入局的新势力的竞争,以及传统商超的竞争和微信社群的挑战。
橙心优选是如何做的?
首先看管理层,橙心优选核心高管有来自于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有顺丰、美菜、云集等物流行业、社区团购行业的资深高管,这保证了橙心优选有相当的解决问题能力与执行力。
橙心优选在管理层面找对了人,在具体运营层面同样找对了人。随着流量不断涌入,橙心优选的社区团购团长画像逐渐清晰。早期拥有流量优势的宝妈和夫妻店都是重点开发的对象,但经过4个月摸索,夫妻店的占比逐渐提高。
把目光再往深处看去,一个人事调动的细节可以看到橙心优选背后的技术驱动。10月21日,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CTO赖春波被调到橙心优选,负责技术、仓配等核心业务,直接向滴滴集团高级副总裁陈汀汇报。
虽然表面上看橙心优选是与滴滴主业务毫无相关的产品,但是滴滴多年积累的数据,可以分析出哪些城市消费水平和能力上能够支持社区团购的发展,可以为橙心优选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首站从成都切入就是个明显的例子,虽然成都没有垄断巨头,成都居民对于吃也有一种近乎美学的偏执,这也离不开滴滴大数据对于城市消费能力的分析。
在供应商和物流体系方面,橙心优选也迭代出了系统的方法论。在日订单从1万到20万的飙升期,滴滴成都中心仓的面积迅速从5000平方米增至1万平方米,最后拓展到5万平方米。在经历了初期的人工规划,团长端配送路线已实现AI算法自动规划。
滴滴“进化”:算法的想象力
滴滴“造车”用了三年,“卖菜”从低调孵化到高调官宣只用了3个月,但今年滴滴的动作并不止这一慢和一快。
重启顺风车,进军同城货运,投入电单车,推出青菜拼车和花小猪,拿下上海三个自动驾驶测试区牌照,悄然上线自研地图 “滴滴地图”……
看似纷繁芜杂的动作背后有着一条明晰的主线——焦点转向增长的“0188”计划:0重大安全事故、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月活跃用户数)超8亿。
这一野心勃勃的计划,决定了滴滴要有更大的广度和深度。
2017年时,滴滴日均订单曾触摸到2500万的高峰,今年随着滴滴的一系列动作, 2020年七夕节当天日订单成功突破5000万。而相比较出行,社区团购是频率更高业务形态,从橙心优选不足半年运营日订单便达到700万来看,这项业务可以增加滴滴的日活,形成粘性后更可以反哺出行服务。
社区团购为滴滴提供了全新的想象力,也是滴滴的一次升维——从出行生态提高到生活服务。橙心优选成为滴滴生活服务故事的开端,在探索新赛道的同时,核心还是在于扩大产业生态链,脱离赚钱或流量层面,围绕着出行环节去布局,串联社区、货运、跑腿、网约车等各个场景。
而定制网约车的诞生,不仅是滴滴重新创造了一个为网约车而生的出行新物种,从交通工具侧的变化来解决存在的问题,重塑出行体验。它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可以提升网约车行业运营质量,推动行业变革,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滴滴重新定义未来出行方式,直指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下的车生态构建和无人驾驶。滴滴已经在连通未来的广阔空间。
透过商业考量来仔细梳理滴滴今年的诸多动作,会发现滴滴正在演绎的不是一个出行公司形象,甚至也不是一个生活服务公司,而开始向一个以数字技术为生产力的科技公司进化。滴滴一手“卖菜”,一手“造车”的背后,其实都是滴滴算法能够提供的想象力。
乘客一次叫车,滴滴在毫秒之间需要计算576亿次,这是滴滴的超级数字能力。供需预测、路径规划、智能派单、服务分和判责、帮助探寻业务痛点的九霄,这些构成了滴滴算法。
当前滴滴在交通领域的数据量全球第一,日订单超过 6000 万单、每日处理数据海量,覆盖了交通路况、用户叫车信息、司机驾驶行为、车辆数据等多个维度,它所掌握的巨大的真实数据除了帮助预测路况外,还能对供需进行预测,供需预测越准确,越能更好的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
滴滴是国内第一家把机器学习成功应用到 ETA (预计到达时间)的公司,路径规划和 ETA两项地图技术是实现智能派单的关键,也将直接影响到司乘双方的使用体验。
这意味着,滴滴的数字化生产力可以复制到任何牵涉到出行和供需调配层面的行业。看似“不务正业”的社区团购,目前只是滴滴的算法在出行领域积累后的一次外延应用,滴滴大数据对于城市消费能力的分析功不可没。
可以想见,滴滴还可以做的更多。滴滴的一切想象力都建立在算法之上,或许人们需要关心的不是滴滴能做什么,而是滴滴不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