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表情包,我们就不会说话了吗?

最近一周,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微信推出的6个新表情符号刷了屏:透着一股子不耐烦的“翻白眼”,阴恻恻、贱兮兮的“让我看看”,紧跟网络潮流的“666”与“裂开”……很快,这些形态各异的“小黄脸”,就被脑洞大开的网友玩出了花样,一时热闹非凡。

离开了表情包,我们就不会说话了吗?

最近几年,随着网速的提升与社交媒体的普及,不知不觉之间,各式各样的表情符号和表情包,已经深度融入了我们的日常交流与公共表达。很多时候,当我们不知该用何种语言表达某种特定情绪时,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情包,常常能起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作用。

一方面,这种变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在聊天时的表达方式,让原本单调的文字对话变得缤纷多彩。但另一方面,这也让不少人担忧: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表情符号,我们还能否像过去一样,用正常文字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换言之:爱用网络表情聊天的现代人,会不会变得“越来越不会说话”?

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依据信息的清晰度,将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具体来说,某种媒介传递的信息越是清晰具体,越不需要接收信息者的主观解读,这种媒介便越“热”,反正则越“冷”。当我们用文字与他人交流时,我们使用的每段字句,都对应着明确的态度与意涵。因此,依照这一标准,所有文字媒介都偏“热”。相比之下,表情符号传递的信息要丰富得多,也模糊得多。从这个角度上看,表情符号和表情包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扮演的角色越是重要,原本偏“热”的文字媒介便越趋向于变“冷”,进而在不同人群之间催生更具差异化的理解与表达。

离开了表情包,我们就不会说话了吗?

如果上文这段理论叙述稍嫌晦涩,只要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便不难理解其中异同。过去,手机上没有表情符号时,任何人都不难区分,一条文字信息的发信者是想表达嘲讽,还是表达赞同。然而今天,同一个眼神向下、嘴角上扬的表情符号,在年长者看来,可能是代表高兴与赞许的“微笑”,在年轻人眼中,却可能是充满冷漠与讥笑含义的“呵呵”。

其实,对于表情包在表意上的“模糊性”,许多爱用表情包的人不仅心知肚明,而且还时常有意利用这一点,应对某些尴尬的社交场景。譬如:当身为摄影圈“老法师”的公司老板,在群里发出一张水平堪忧的照片,问手下员工“怎么样”的时候,员工很可能既不敢说实话,也不想给人留下“马屁精”的印象。这时,一个嘻嘻哈哈的表情包,既能让老板得到正面的回应,也能给其他同事留下额外的解读空间。有人说:表情包的出现,挽回了无数亲戚、同事、老同学之间“无话可说又不得不说”的对话,让原本尴尬的对话有了融洽收场的可能,这也同样是其“模糊性”的功劳。

离开了表情包,我们就不会说话了吗?

理解了这一点,便不难看出:表情和文字这两种信息媒介,虽然常常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混合使用,但究其根本,两种媒介的特性与优势其实截然不同。与其说表情符号与表情包的流行,“顶替”了语言文字原本扮演的角色,不如说这其实是一种对语言文字功能的良性“补充”。为此,为语言文字的前途发展担忧的有识之士,大可不必把人畜无害的表情包当成什么“洪水猛兽”。

不可否认,如今确实有一些年轻网民,因为太习惯运用由别人加工好的表情包与他人对话,影响了其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语言逻辑训练过程。但是,从本质上看,这并不是表情包的错,而是这些年轻人未能得到良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错。对此,与其把责任推给表情包,对着一个稻草人“虚空输出”,不如好好检讨一下我们的教育环境还有多少提升的空间。相比之下,这可能才是更有讨论价值的议题。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78 字。

转载请注明: 离开了表情包,我们就不会说话了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