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小米的粉丝,这几天估计会兴奋得睡不着觉。
几天前,小米再次"被曝光"造车,并有望由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你说是炒作也好,试探也好,小米对造车,的确是动了心思的。虽然,小米多次辟谣: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但小米股价却应声上涨,一度达到了32.3港元,市值接近8000亿港元。
8000亿港元,距离特斯拉还有一定距离,但和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造车在资本上更有底气。那小米为何再三辟谣造车呢?米粉们也很心急,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给官方留言:小米在等什么?
人满为患的新能源造车路
或许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在排队等待走上造车之路。
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的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共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23.2万家,2020年全年新注册企业7.86万家,同比增长70.8%,其中四季度新增企业2.7万家。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广东省以2.6万家企业排名第一,山东、江苏分列二三名。此外,全行业45%的企业注册资本高于500万。
这数据真是惊人。当然了,新能源相关并非都是造车企业,但新能源车如同一块大蛋糕,引无数英雄折腰是真的。
要知道,2016年在新能源补贴车风口正盛之时,新注册企业也不过2万家。2020年的新能源车市场经历了"洗牌",那些骗补、生产力低下的企业纷纷倒闭,但是随着大盘整体的止跌、复苏、向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玩家涌入。
苹果、百度、华为、富士康,去年我们看到了许多IT大佬们,出现在国际性的车展展台上,虽然它们的LOGO还没挂在车上,但背后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开发,依然印有满满的互联网思维。
在北京国际车展的展台上,隐约看见了华为的菊花LOGO,藏在拥挤的汽车巨头后面。没错,华为不造车,但它又念念不忘。
目前还没有挂着华为LOGO的汽车发布,但华为有自己的想法,在智能汽车的软件服务进行打包,市场前景将更广阔。而这,也是众多IT厂家进入造车的常见方式。
那么,小米是否也能参考华为的方式,进入造车市场呢?
造车真不简单
车型研发、生产制造、渠道搭建、融资能力、品牌营销,就像一道道"硬门槛",外行想进入真心不容易。而且,造车很烧钱,这很致命。
蔚来的李斌说"没个200亿就不要造车"。2019年10月份,戴森在一封内部邮件中告知员工,其宏大的电动车计划已经终止,不具备商业可行性。历经三年的研发、耗资200亿元后付之东流。
2020年苹果将在汽车项目上投入133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经费。当然了,这个钱多得超出了穷人的想象力,不过作个比较,每年全球汽车行业的研发经费在800~1000亿美元之间。
以上仅仅是造车前的研发,真要投钱,营销、建厂、售后,这又得花多少钱?
随随便便就喊自己造车,其实是很笨的。与其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投入全副身家立FLAG,还不如多结交朋友,和传统车企合作,毕竟新能源车,软件更值钱。
你看华为多聪明。
华为前期和汽车OEM厂商深度合作,进行初步的功能落地和成长发展;然后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核心壁垒,在供应链中取得话语权。
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绝非"三电"技术这样的硬件,而是更为强大,附加值更大的"软件",如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即AI(人工智能) IoT(物联网)。说起来,即使是电动车的强者特斯拉,也没有完全吃透AIoT。
小米造车其实早就动身了,先从定制app上开始。
目前小米关联公司拥有的与车辆相关的专利共有134件,小米多家关联公司均将汽车零配件作为经营范围登记。小米在相关技术领域与多家车企达成了合作,2020年3月,小米与蔚来汽车达成合作,在其智能手表上推出一款能够随时随地控车的蔚来app。小米表示将与小鹏汽车展开深度合作,小米9 Pro的NFC功能可以作为车钥匙使用,并搭载在小鹏P7上。
不过,与华为、百度等巨头相比,小米进入造车还只是隔靴搔痒,合作的都是皮毛项目,在自动驾驶、V2X、三电系统等领域,小米技术储备不足。
总结:
小米造车,肯定是有想法的,只是火候还没到家,自然要低调一点。资金小米不缺,或许真正挡在小米深入进入造车之路的,还是技术。小米在整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乃至销售服务环节,经验均十分缺乏,更不要说车辆工艺设计管理、销售等等。当然,若要加速造车,小米还有2条路可走,一是选择和传统车企合作,借助生态赋能;二是直接砸钱收购造车企业。
不管如何,小米的到来,让本就人满为患的新能源造车之路,显得更加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