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夏晓伦、实习生黄多)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人民网共同开展的“履行社会责任 彰显企业担当——互联网平台企业在行动”主题活动于3月15日上线。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朱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造高质量的“畅通消费”,监管部门应完善监管机制,依法规范平台行为,尊重消费者意愿,打通消费者维权渠道。
当前,各互联网平台通过深度链接跳转、直播间引流等手段进行直播带货,据朱巍介绍,“由于直播带货类型非常多,导致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法律层面难以认定。”
那么,在“直播带货”火热的今天,该如何规范带货行为?又该如何维护消费者权利?
“应从法律层面,将直播带货的直播间按类、按级进行明确定义并分别管理。”朱巍说,“人气越高,人越多,买东西的费用越高,那直播间的实时监控程度就应该越严格,而且对于平台、主播而言,除了要明确法律责任,更应负起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
朱巍还提到,在消费者投诉维权的过程中,存在平台、商家与物流“踢皮球”的现象,“应建立‘一站式办理’,消费者只需认准平台,由平台自行安排工作人员处理事务。否则,消费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耐心,但被投诉者早就已经把钱拿走了,甚至账号早已经被注销了。”
朱巍最后指出,对于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播,目前存在着违法成本较低的现象,监管部门应对其加大惩罚力度,杜绝保护性处罚,“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信用监管机制、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不仅要对主播、公司进行处罚,其公司的一系列主要负责人都应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