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江苏无锡网友陆先生在凌晨打车时受到出租车司机污言秽语骚扰一事登上热搜。陆先生报警后却被司机矢口否认并“反咬一口”,还表示行车记录仪没有录音功能。
陆先生有口难辩。由于这辆出租车是其通过滴滴平台下的订单,于是陆先生试着联系滴滴求助。滴滴安全专员向警方提供了行程录音,还原了事件真相。之后,陆先生将此事件经过发在了自己的微博上,并@滴滴表示感谢。
舆情失焦 网约车司机遭污名化
针对这一事件,人民舆情数据中心今日发布数据报告显示,该事件在传播之初,舆论场被部分媒体以“滴滴司机”为核心涉事主体展开热议,后续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有网民和媒体开始澄清该司机并非滴滴网约车司机,而是一名出租车司机。部分媒体在报道时则以“滴滴司机”为核心, 简单地将“通过滴滴平台预约的出租车”司机群体贴上“滴滴司机”标签 ,造成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舆情失焦”现象。
据该报告指出,本次事件并非是“滴滴司机”第一次被莫名波及。据了解,在此前的“女乘客乘坐黑车遭遇不法侵害”“司机迷晕女乘客直播实施侵犯”等事件中,涉事主体均非滴滴司机,但都被部分舆论相关联 。对此,也有评论观点提出“网约车司机不是犯罪的代名词”,呼吁停止群体污名化。
值得注意的是,网民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媒体、自媒体表述起到纠偏作用。可以看到,网民在舆情事件的定义和叙事中的主动性愈发提升,并通过与其他传播主体互动,共同构建客观、理性的舆论环境。
科技为出行增添“隐形护盾”
出行安全无小事。细数近年来发生的交通热点事件,许多次纠纷都是由私家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公交车上的监控摄像头、网约车上的录音录像功能所解决的。如今,类似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保障出行安全,也为解决交通纠纷提供了有力的辅助。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型科技手段的逐步普及,织就了一张“隐形护盾”,在关键时刻为保障出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于不轨份子构成一种威慑,提高了违法犯罪的心理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出行占据了城市生活的重要地位,出行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新兴的网约车领域更是备受关注。
在此次事件中,滴滴平台安全员的及时介入在保护乘客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目前大多数网约车平台已逐步构建起各自的安全风控平台。同时,得益于天然的互联网技术基因,网约车平台在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上可以说走在了行业前列。
2020年7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的我国首部网约车、顺风车团体标准就提出了行程分享、行程录音、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等安全功能要求。相关技术和管理模式也值得在传统出行行业借鉴和推广,在更广泛的出行场景下建设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
网约车出行涉及到公众安全和利益,保障乘客安全是网约车规范发展的底线。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商共治。不仅要有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更需要企业的自查、整改,还需要社会的舆论监督,多方合力,才能促进网约车更快地驶入健康发展道路。
这些年,网约车行业从零起步,在争议中一路走来,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发展出了如今逐渐规范、成熟的安全体系。网约车行业在安全方面做出的这些探索,或将作为智能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智能交通以及车联网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在守住安全红线的基础上,网约车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以及司乘安全意识?为进一步提升网约车的安全水平,人民网联合滴滴出行发布《安全出行调研》,从网约车安全功能、安全教育等多个维度着手,了解用户对网约车安全最真实的体感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