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沪举行。由上海大学和钢铁研究总院科研人员组成、董瀚教授领衔的高性能钢铁材料团队展出了一系列最新的研发成果。目前,团队形成了以高塑韧低合金钢、低成本耐蚀螺纹钢等量大面广钢类,以及高品质军工钢、高强塑汽车钢、民生用钢等为代表的高性能化技术,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在建筑用钢领域,团队开发的普碳钢稀土合金化技术属国际首创,对我国冶金技术进步及钢铁材料经济性提升等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建筑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低成本稀土合金化技术针对量大面广的普碳钢(占比约70%)和低合金钢(占比约20%)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为稀土耐蚀钢典型示范建筑
在汽车用钢领域,团队创新提出了第三代中锰高强塑汽车钢概念,并完成了原型钢工业试制。研发出的中锰钢温成形技术简化了超高强钢板成形技术难度和工艺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替代热成形钢的新型超高强度钢零件成形技术;同时,团队基于耐高温材料的基础理论及控制技术研究,针对不同工况要求开发出500~800℃服役温度的耐高温螺栓材料,满足了汽车发动机的应用需求。冷作硬化非调质钢替代传统的调质钢制造8.8级长杆螺栓,可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缩短生产流程,降低成本,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某款电动汽车。
图为中锰钢汽车温成型B柱
在民生用钢领域,团队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投入,先后研制了银合金化的6Cr16MoMA超高硬度抗病菌不锈钢刀,抗病菌银离子铸铁锅、纳米银珐琅铸铁锅等含银产品。这种不锈钢材料不仅抗菌率高,而且力学性能优良,可显著提高家用厨刀的切削性能。此外,团队还研发了用于制造抗菌铸铁锅的银合金化耐热铸铁材料,以及碗盆勺用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皮带扣用抗过敏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等新型材料。(邓侃)